中國科技財富雜志:發達國家儲蓄率下降解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7日 18:08 中國科技財富 | ||||||||
文 薛無涯 節儉也許是一種美德,可是在大多數的發達國家,節儉越來越不時興了。近些年來,許多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家庭儲蓄率急劇下降。在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家庭儲蓄率之低,全球無二。今天,美國稅后收入的人均儲蓄比率不到1%,而1990年初期這一比率達到7%。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個人儲蓄率是負的,因為人
其他迅速老齡化的國家,如日本和意大利,也面臨儲蓄率迅速滑落的問題,只不過是從更高的水準向下滑落。現在,日本人把家庭收入的5%存起來,而1990年代初期,15%的家庭收入被儲存起來。還有法國和德國也逐漸拋棄節儉的傳統。 是不是人們儲蓄得太少?儲蓄率的下降會帶來什么后果?有一種觀念認為,過度儲蓄讓全球經濟受損更大。持這種觀點人的認為,全球長期利率持續保持在極低的水平,這主要是因為亞洲國家的高儲蓄率。如果儲蓄過度的邏輯分析是正確的,那么就不必擔心發達國家儲蓄率的下降了。也有人認為,儲蓄率的下降是經濟充滿活力的表現。由于股票和近年房地產價格提升所帶來的高收益,人們不必通過謹慎地儲蓄,就可以獲得經濟收益。在盎格魯-撒克遜經濟體系中,金融市場完備健全,人們可以像擰開水龍頭那樣容易地處置財富資產,例如可以通過按揭貸款獲得再融資。 對儲蓄率下降持悲觀論者認為,這種趨勢是危險的。意大利和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可以解釋其儲蓄率為什么出現下降,而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則應該更多地儲蓄,因為那些在嬰兒潮出生的人們正進入他們經濟收入的高峰期。與此相反,這些人為今后的退休生活所做的儲蓄卻少得可憐,只是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已告破產的政府退休金計劃,并執拗地指望手中所持有的股票和房地產能帶來豐厚的回報。這種短視行為大幅降低了投資的資金來源,也使全球經濟體現存的不平衡狀況更趨惡化。 以上觀點到底孰對孰錯?要理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首先清楚,不管是儲蓄的正確衡量方法還是合適的儲蓄比率,都依賴于我們是從個人,還是從整個經濟體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正確的衡量方法是國民儲蓄率,即個人部門的儲蓄(包括家庭儲蓄、公司存款和留存收益)、公共儲蓄和公共赤字(如財政盈余和赤字),這三者之和與GDP之比。至于在經濟體中,由誰來做儲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從總量上共有多少資金被儲蓄起來為投資提供資金,支撐經濟的發展。 在1990年代中期,盡管家庭儲蓄下降,但公共儲蓄得以改善,許多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國民儲蓄率依然保持上升趨勢(同一時期,日本在1990年代初國民儲蓄率下降,是一個例外。)其他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如新西蘭等國,財政盈余抵消了個人儲蓄的下降。但在美國,由于財政收入自2001年迅速從盈余滑向赤字,加大了家庭儲蓄下降的效應。不僅美國的家庭儲蓄已經接近歷史新低,而且凈國民儲蓄率(大約為GDP的2%)已經到了大蕭條后的最低點。 居民節儉程度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高儲蓄率并不能保證高經濟增長,例如德國。隨著國際資本市場的一體化,投資也不必僅由國內儲蓄來提供融資,還可以通過從其他國家借入廉價的資本,并承擔起外貿赤字。大多數的低儲蓄國家正是這樣做的,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達到了GDP的6.3%,而長期資金利率的低迷的確意味著,相對于投資機會而言,全球的儲蓄已經超過了適度的水平。 長期由亞洲國家向發達國家提供融資難以持續 目前,長期資本的國際流向是高儲蓄率的亞洲國家向發達國家提供融資。但這種狀況可以長期持續下去嗎?即使在一個全球化的資本市場中,國際借貸仍然存在著諸多限制。借的錢必須予以償還,并劃定了外貿赤字所能達到的上限。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過度儲蓄與儲蓄的結構性過剩沒有多少關系,而更多的是與暫時的投資不足關系緊密。例如日本,盡管其國民儲蓄率急速下滑,仍然將其資本輸送給其他國家,因為日本的投資率下降得更加厲害。 同樣,投資的下降、人口老齡化對其他亞洲國家的儲蓄產生重要影響。除中國之外,許多亞洲國家沒有經歷儲蓄率的大幅上升,甚至出現了國民儲蓄率下降的情況,例如在韓國,隨著人口的快速老齡化,國民儲蓄率正在下降。這些國家之所以成為凈借出方,是因為1990年代末的金融危機后,這些國家的投資率大幅下降。如果投資上升,那么過剩儲蓄將迅速消失。從更長時期看,人口發展趨勢表明,迅速老齡化國家的國民儲蓄將持續下降,進一步降低了儲蓄過剩的可能性,從而不可能再為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的赤字提供融資。 中國自改革開放后,儲蓄率一直很高,居民儲蓄高達42%,是世界上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中國還吸收了大量的外國投資。因為有大規模的貿易盈余和資本流入,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外匯儲備增長最快的國家,2004年外匯儲備已經超過6000億美元,約占GDP的60%,且大部分是美國國債。作為一個資本相對缺乏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將其資本大量、低成本地轉讓給美國這樣一個富裕國家,其做法效率低下。 對美國而言,盡管外債規模巨大,其自身的投資比例卻相對較低。為維持生產效率的較高增長,其投資率也必須增加。把這兩者——即投資需求的增加和借到低廉外國資本的可能性的下降結合起來看,結論是清楚無誤的:低儲蓄率的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特別是美國,需要更多的儲蓄。 經濟學家認為,最有效的辦法是把注意力放在政府財政上,格林斯潘最近把執行更加嚴格的財政紀律稱作是提高國民儲蓄最有效的辦法。然而,這些財政上的審慎做法可能被低個人儲蓄率所抵消。根據李嘉圖等價原理,如果個人預計未來將實行減稅政策,那么公共儲蓄的增加可能被個人儲蓄的減少所抵消。 經合組織就16個發達國家公共儲蓄和個人儲蓄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時間跨度是1970年至2002年。研究結果表明,這些國家財政狀況改善的幾乎一半,都在短期內被低個人儲蓄所抵消;而在長期內,財政狀況改善的幾乎三分之二都被低個人儲蓄所抵消。但諸如美國所出現的國民儲蓄低水平的極端情況,這種抵消作用是最弱的。美國財政立場的改變不會在統計意義上對私人儲蓄產生重要影響,這表明財政紀律將會特別有效。但即使在其他低儲蓄率的國家里,審慎的財政計劃是提高國民儲蓄的最確定無疑的方法。 這并不表明,個人儲蓄率是不相關的。鼓勵更高的個人儲蓄肯定會幫助提高國民儲蓄。并且,適當的個人儲蓄對個人財富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一個國家從總體上來說為其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適當的儲蓄,儲蓄也可能被一種特殊的方式加以分配,使得特定人群得不到足夠的財富。 但是,“適當”儲蓄的概念是難以捉摸的,人們有很多原因要儲蓄:為了防止收入的驟降而未雨綢繆;為了一生中各階段的消費平均化;或者為給孩子留有遺產。判斷人們是否從當前的收入中做了足夠的儲蓄,有賴于——這些人在未來是消費還是遺贈;他們已經積累了什么樣的財富;這些資產的回報將會怎樣。 刺激儲蓄 到底人們從儲蓄中獲得多少回報,這一問題成為所有分析的基礎。近年來,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高儲蓄國家和低儲蓄國家的最大差異就在于儲蓄資產的收益率的差別。麥肯錫咨詢公司最近發表的報告指出,從1975年到2003年,資產增值為美國家庭財富價值增長貢獻了30%的份額。而在日本,高儲蓄率僅帶來資產的負收益。根據幾大經濟體現在的儲蓄收益率和儲蓄方式,麥肯錫對全球財富積累的適宜程度,持消極觀點。但麥肯錫也注意到,多儲蓄對已經儲蓄了很多的國家,如德國,不是一劑良方。這些國家應該采取的正確辦法是,通過金融體系和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加大競爭來提高儲蓄回報等等。換言之,這些國家應該向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看齊。 而在低儲蓄率的盎格魯-撒克遜國家,提高儲蓄率必須是一整套方案中的一部分。但政府如何鼓勵人們去儲蓄?貨幣政策是一種工具,盡管有些笨拙。近年來,不正常的低利率水平鼓勵人們去借錢,造成資產泡沫,這種現象在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尤為嚴重。消費在短期內支持全球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加劇了儲蓄的下降。利率水平向更加合理的水平復歸,將鼓勵人們更多地儲蓄。 另一種辦法是強迫人們多存錢,例如新開養老金賬戶,強制人們繳納。澳大利亞和瑞士已經開始這樣做了。對那些極端大手大腳的人來說,強制儲蓄是一種重要辦法,但它確實是專斷的,許多國家已經開始采取鼓勵而不是強迫的辦法讓人們多儲蓄。 他們的主要辦法是采用稅收的辦法,F行所得稅制度通過雙重征稅,阻礙了人們進行儲蓄。所謂雙重征稅是指,首先企業獲得盈利必須交稅,隨后當個人獲得投資收益時,也必須交稅。從刺激人們進行儲蓄的角度來說,最好的政策是將整個的稅收系統轉變為消費型。但是,沒有經合組織成員國這么做。相反,決策者在收入型稅制中想辦法刺激人們進行儲蓄。許多工業化國家向公眾提供了避稅的退休儲蓄賬戶。有研究表明,這些退休賬戶每增加一美元,這些國家將為其提供20美分的補貼。這種做法的好處其實難以衡量。研究表明享有稅收優惠的賬戶只是把現存的儲蓄進行轉移或者僅僅鼓勵了基本的新增儲蓄。 在許多國家,現行稅收體制總是鼓勵窮人不要存錢(這些人很可能是低儲蓄者)。在美國,福利資助的可獲得性越來越低,例如如果夫妻雙方的財產超過三千美元,那么發放給失業者的糧票將被逐步取消。此外,房產稅收制度也是扭曲人們儲蓄行為的另一領域。按揭利率的減免和個人房產資本利得的減免都鼓勵人們采用購置不動產的方式轉化儲蓄。有經濟學家估計,在下一個五年中,美國房產稅減免將耗費一萬億美元,這極大地拖累了財政,也給國民儲蓄帶來負擔。 除了采取稅收刺激外,人們還應該注意那些阻止人們進行儲蓄的問題,如收入增加、養老金拖欠等問題。這些措施都不能迅速提高個人儲蓄率,但至少會讓最不愿儲蓄的人開始對儲蓄感興趣,同時財政負擔和對富人不適當的稅收減免會減少,而窮人、政府預算和國民儲蓄也會受益。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