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機制逼出了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2日 10:34 人民網-人民日報 | ||||||||
寧波北侖發展臨港大工業走上了集約發展之路,當地領導感慨,這是宏觀調控“逼”出來的一條新路——— 本報記者 何偉 集四個國家級開發區于一身的寧波北侖新區,是浙江省外向型經濟的橋頭堡。去年宏
2002年底,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北侖區合并,體制創新使依托深水良港發展臨港大工業的優勢得到發揮。但臨港大工業,往往是資源消耗大戶。大項目,往往也是污染大戶。記者翻閱北侖近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轉變增長方式的嗓門年年都不低,但動真格的,當屬去冬今春。 逼出“無地招商” 臨港大工業,某種意義上也是用地大戶,這對人均只有0.8畝耕地的北侖,是道難解的考題。記得幾年前,記者造訪北侖,一方面被火熱壯觀的大工業場面所震撼。僅投資百億元的工程就有7個,投資過億的項目更有上百個;另一方面,項目占地動輒幾百畝上千畝,企業多是單層廠房,有的廠區綠化率超過50%,土地浪費現象也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據北侖土管局介紹,若按老辦法用,北侖用地要借2010年的指標。項目排隊等土地,成為制約北侖發展的第一瓶頸。 困難也是機遇。轉變增長方式,過去喊了多年大都停留在文件上。如今政府運用土地“閥門”,設定項目注資額每畝投入不低于15萬美元的門檻,這有力地推動了增長方式的轉變。今年以來,當地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10家,大多數為電子電器、精密機械、生物制藥企業,既節約了土地,又優化了結構,一箭雙雕。而今該區244個1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落戶,工業用地投資強度平均每平方公里達到4.4億美元,主要區塊達到每畝30萬美元,北侖新區已成為實實在在的“資金高地”。 用地要過緊日子,北侖還有三招。一是增資不增地。目前有46個外商投資項目追加投資,而基本沒有提供新地。林德氣體公司今年追加投資7000多萬美元,但其使用的土地仍然是當年的30畝;二是建設多層標準廠房,并推薦給投資額度較小的企業。目前,當地已有70多家企業租用或購買了近3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廠區的容積率達到90%以上,節約土地近500畝;三是整合存量,收回未按土地出讓合同規定開工建設的16萬平方米土地,出讓給真正需要土地的企業。規劃部門也把綠化率標準下調15%。現在看北侖用地,真像是一個處處精打細算的巧媳婦。 逼出“生態北侖” 出滬杭甬高速北侖口,巨幅廣告牌“生態北侖”四個大字迎面撲來。這不是北侖新區刻意張揚,而是現實給北侖敲響了警鐘。空氣粉塵超標、城區河道全部污染,環境污染給發展大工業的喜報抹上了烏黑的痕跡。一個直徑達60厘米的排污口每天向大海排污,排污口附近海面如同“黑龍”翻騰一般。 環境惡化的現實,迫使“生態北侖”建設步伐加快。北侖新區委托清華大學對整個區域環境進行了規劃,調整了化工業、印染業和冷凍食品加工業的布局。去年,81個項目因污染問題被一票否決。對于建設中的石化、鋼鐵等大工業項目,有關部門從項目審批、籌建開始,就實施24小時環保全程監測管理。 國內設備最先進的巖東污水處理廠、全市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全市首個工業固體廢物處理中心相繼在北侖告竣。 治污的戲固然要由政府來唱,但要力促企業當主角。北侖電廠去年投入11.55億元用于5臺60萬千瓦發電機組煙氣脫硫工程,在全國電力行業中是投資規模最大的。此舉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硫排放,使酸雨等現象大為減少。 逼出“中水回用” 在北侖,“中水”利用已從小范圍嘗試向大規模推廣:沖馬路、澆綠地、澆拌建筑水泥,甚至進入家庭,作拖地板、沖廁所之用,從而緩解了人草爭水、人路爭水的矛盾。 “這樣做,也是被逼出來的。”北侖區發展和改革局的負責人坦言。眼下北侖開工總投資超過1億美元的重大項目就有20多個。“水庫現有存量只夠用3個月。其中,80%要供大工業喝”。區委、區政府在實施境外引水工程的同時,把目光瞄準到中水回用上。 用水大戶寧波申洲針織有限公司為達到產能提高一倍而用水量基本保持不變的目標,投資3000萬元建設國內最大的印染中水回用系統。投用后相當于新增一個為20萬人口提供生活用水的中型水庫。僅此一項,企業每年就能節省300多萬元。 《人民日報》 (2005年05月12日 第六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