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市場:需求方為什么總是弱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2日 03:40 第一財經日報 | ||||||||
鄭輝 主要的能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核能、水電以及一些二次能源,其中最主要的當然是石油和煤炭,后者雖占總能耗的40%,但其在世界范圍的分布相對較均衡,國際化程度也低,常少為人關注,在此暫且不論。而石油不但是最重要的能源,同時由于其資源分布極度不平衡,本身就是最大宗的國際貿易商品。每次油價大幅波動尤其是上漲,都會對世界的經
卡特爾聯合下的資源租金 石油對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至關重要。在需求方,由于依賴程度很深,短期的價格彈性相對較小,根據美國的統計資料僅為-0.3左右。意味著價格上漲1%,總的用量僅下降0.3%左右。供應方心知肚明其中的利害,一旦可以控制供應量,他們就可以通過大幅提價獲利。這時,供應方就會組織起來構成卡特爾聯合限產以賺取某種形式的壟斷利潤的動機。由11個國家組成的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就是這樣一個卡特爾組織,其很好地利用了天賦的地下資源,在石油市場的討價還價過程中占據相對主導的地位。 石油作為一種可耗竭的自然資源,其資源所有者應在開發過程中收入資源租金,這是無可爭議的。但是,這種租金應為幾何,又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如果生產某商品的行業是完全競爭的,其價格由生產的總體平均成本決定;如果是壟斷行業,則由邊際成本決定;倘若是資源性的壟斷行業,其價格由其邊際成本與資源租金之和決定。在OPEC某些國家,比如沙特,其原油抽取成本極低。擰開閥門,嘩嘩地流。據說運到碼頭之后的成本也就1~2美元一桶。從完全競爭的邏輯,只要油價不跌到2美元,就沒有理由不生產。但事實是,油價從來就遠高于極大多數國家的生產成本。政治的風云變幻是構成OPEC主體的中東國家最容易找到的理由。而其背后的經濟原因顯然就是為了獲取更大的資源租金。由于租金在市場上很難找到準譜,油價忽高忽低也就不奇怪了。長期而言,能夠影響租金的最大因素是新增資源的數量;短期則是剩余的生產能力。如果一段時間內非OPEC國家的新增原油生產能力有限,那OPEC就更有理由減少產量了。最近一段時間,確實有類似的情形。政府與跨國巨頭構成的供應主體 在談論OPEC時,常把國家和企業混為一談,其實倒也八九不離十。世界最大的原油生產企業,控制著2580億桶可采儲量的沙特國家石油公司的前身,就是由四家美國石油公司共同組建的,那時候,公司的老總由美國駐沙特大使兼任,以充分體現美國在中東的國家石油利益。上世紀80年代,該公司被沙特逐步國有化,其董事長改由沙特石油大臣兼任。該公司壟斷了沙特所有的原油勘探、鉆井和開采業務。在2004年底日產原油938.5萬桶,占OPEC國家總產的27.85%,占世界總產的11.12%。在世界最大的五家原油生產企業中,有四家是OPEC國家的國有企業,而常說的西方三巨頭(?松梨凇P和殼牌)的排名倒相對靠后。可以說,絕大部分OPEC石油資源被政府所控制,各國的石油部長們共同謀劃著油價藍圖。像其他卡特爾一樣,剛開始時,一些成員也搞些私下增加產量的勾當,但沙特老大哥在1985到1986年間,憑借其巨大的閑置產能,通過拼命擴產壓低價格狠狠地教訓了一把小兄弟,從此,基本杜絕了搭便車行為。 OPEC國家作為一個運轉有序的整體,控制著全球40%以上的產能,67%的可采儲量和55%的出口量(其中只有很少的產能和儲量由西方企業控制)。最近20年,OPEC國家通過調整油井閥門享受著油價的潮起潮落,而作為資源短缺方的西方發達國家以及高速發展過程中的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則很無奈地接受著屢創新高的油價。 當然,從長期看,OPEC也不敢把閥門擰得過緊。首先,一旦油價漲過了頭,大家就情愿過緊日子,石油長期的需求彈性其實也挺大的。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后,老美們舍棄了既大又傻的林肯、凱迪拉克,開著小豐田、小本田,日子照樣挺滋潤;其次,有許多潛在的新能源技術可以利用,其他能源可能實現替代消費。比如,中國的煤變油技術也差不多成熟了,只是成本有些高;再次,非OPEC國家會抓緊好時光拼命開采。這幾年,俄羅斯一躍成為原油生產的老二,經濟也因油價高漲而擺脫了多年的困境?傮w而言,OPEC的提價幅度與其市場份額成正比,與其所面臨的長期需求和替代供應的價格彈性成反比。一旦某些因素發生變化,它們就可得到亦張亦弛之間的快樂。 石油行業的勘探和采油等上游產業的主導力量是OPEC國家政府,它們決定了石油總體價格水平。運輸、煉制和銷售等下游產業則主要由三巨頭這樣的西方背景的大跨國公司所支配。石油行業是個典型的體積律行業(成本由面積決定,而產能由體積決定)。容器越大,其單位體積的面積越小,也越經濟,其中的規模效益是顯而易見的。只要工程上可行,油輪越造越大,分餾塔也越造越高,這些基礎設施的單項投資額也越來越大。石油行業可能是世界上資本最密集的行業,三巨頭在《財富》500家企業中一直處于最前的位置。除了擁有全球大約14%的原油產能之外,在2003年,它們還控制著全球744家煉廠中的186家(占19%)以及16%的加油站。在絕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中,隨處都看得見三巨頭的加油站,它們對于各種油品的消費價格有一定的決定權。由于其規模經濟的成本優勢和品牌認知的競爭優勢,它們會通過收購或兼并繼續擴張,這些寡頭的產業集中程度會進一步增大。 沒有市場力量的需求者的無助 由于油價供需雙方的價格彈性均較小,價格的不確定性特別大。市場的參與者迫切需要有某種手段可以回避風險。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世界原油市場的報價由各地的現貨價格體現,這時,市場主體只能被動地接受價格,風險暴露很大。1983年,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推出了第一個原油期貨合約——西得克薩斯輕質油合約(WTI)。其后于1988年,位于倫敦的國際原油交易所(IPE)成立,推出了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Brent)。此后,這兩個交易所又相繼推出了許多石油相關產品的期貨和期權合約。這兩個期貨市場與位于新加坡的普氏(Platt’s)紙貨市場相結合,構成了分布于世界三大經濟中心的能源衍生品市場。歐美兩個期貨市場的價格因此成為世界石油市場的基準價格。 幾乎所有的原油現貨交易價格都以其中一個交易所期貨合約價格為基礎進行程式報價,也就是說,實際交易的原油均以期貨交易所的某個合約的期貨價格為基準,加上有關交貨期、交貨地和質量差異的升貼水。其中,交貨期升貼水與當期庫存水平高度相關,一般庫存水平越高,近期價格相對遠期的就有升水。以往多次石油危機時,人們普遍擔心可能的供應中斷,近期的升水常較高。但在去年開始的這波上漲行情中,價格卻出現了遠期升水,其原因多被看作是世界對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巨大的遠期消費增量的預期。交貨地升貼水,則是由于不同距離的不同運輸成本造成的。于此,存在一個令人困擾的亞洲升水(AsianPremium)問題。幾乎所有的同品質中東原油,賣給亞洲地區的當地FOB價都要比銷往歐洲或北美的每桶貴1到2美元。這種價格歧視只能用中東石油生產國與西方石油巨頭間的共謀來解釋(雙方有太多的歷史淵源和當前的共同利益)。這也反映出在石油市場中,需求者尤其是沒有市場力量的需求者的無助。 OPEC和大石油公司構成的供應主體在石油市場中扮演著不同層次的價格決定者的角色,而絕大多數需求者在多數場合只能接受價格,這就是世界能源市場的大致格局。(作者單位: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