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回擊貿易大棒 不是一場打不贏的戰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1日 10:59 南方日報 | ||||||||
郭逸晴 “中國出口企業抗訴美國關稅法337程序,不是一場打不贏的戰爭!”在昨天的“美國反傾銷暨關稅法337程序報告會”上,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全球合伙人林曉云拋出了這一觀點。
這話是有針對性的。據統計,1996年-2004年的9年時間里,美國對全球發起“337調查”157起,其中針對我國的就有36起,占23%,而我國企業打贏官司的僅2起。中國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隨著反傾銷和“337調查”案件的不斷增多,國人感覺是越來越痛,而且想不通,游戲規則和裁決權為啥都捏在你美國人的手中? 但是美國的大棒絕不會同情弱者,現在還不是爭論游戲規則是否公平和應該如何裁決的時候。專程從美國趕來的路·瑪斯特里亞尼律師在報告會上直言:“ITC(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只是依據美國商務部提供的調查情況進行裁定是否對美造成實際的損害,而美國商務部總體上是把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因此無論單個企業怎樣做,都存在被裁定反傾銷的可能性。”這等于說,至少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的出口企業是沒有退路,也沒有救世主的。既然退無可退,那就干脆主動進攻;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如何自救呢?仔細了解“337程序”可以發現,事實上它為被告提供了適當的法律程序來保護自己的利益,關鍵在于國內被告企業應充分了解這些程序,了解這些權利,并了解如何利用這些權利來最大限度地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但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在以往的“337調查”案件中,多數國內被告企業在根本不了解這些情況的前提下采取了不予應訴的自動放棄做法,使中國企業在美國享有“挨打不還手,相逢繞著走”的名聲。 中方的林曉云律師指出,事實上,中國被告企業沒有必要即怕且恨又想躲。他的觀點是:第一,只要被告應訴,“337程序”中的原告就必須克服一系列的障礙才能勝訴。首先原告要證明自己有合法有效的知識產權。這一點對于未注冊的知識產權尤其不容易。第二,原告還須證明在美國存在實施該知識產權的產業或這類產業將會出現。而在這一點上,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中的進口調查部往往與原告持相反的觀點。如果國內企業應訴后與政府律師在這一點上配合,就會增加勝訴的可能性。 歸納起來,無論是黃皮膚的律師,還是白皮膚的律師,所有忠告的起點就是:如果你要做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得先找律師,聽取建議,建立起防御性體系。如果不幸接到了美國的調查通知,不要采取“鴕鳥”政策。 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企業目前在應對各類調查中仍是弱者,但這并不影響我們成為強者。日本、韓國曾經都有過痛苦經驗與轉折過程,但學會了新規則之后,它們都已經在美國市場上攫取了巨大的市場份額。日本、韓國能做到的,中國也一定能夠做到。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