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黃金消費與尊嚴投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08日 23:14 中國經濟時報 | ||||||||
瀚海風 五一黃金周剛結束,各地紛紛公布了黃金周期間的旅游收入:廣州旅游業黃金周進賬24.6億,同比增長9.17%;河南旅游進賬64.6億,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36.8%;珠海市旅游收入達到3.29億元人民幣,比去年“五一”增長了4.11%……(據5月8日《大河報》、《珠海晚報》報道)
盡管由于一些景區票價上漲的因素,導致了諸如張家界、九寨溝等地的游人數量下降,但總的看來,五一黃金周為各地方政府帶來的效益可謂是缽滿盆溢,財源滾滾。但五一黃金周真的如同各地報道的那樣,以經濟效益的大豐收成為圓滿結束的標志嗎?我看未必。 有例為證。北京市工商局12315投訴舉報系統、北京市消協通報了五一期間消費投訴情況。發生在北京的投訴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消費者人格尊嚴投訴上升最快、旅游服務投訴保持零記錄、33件商家虛假宣傳被舉報(《北京青年報》5月8日報道)。 盡管類似于人格尊嚴投訴這樣的新聞淹沒在各地津津樂道的經濟效益大豐收的新聞之中,但縱覽黃金周期間與消費者相關的新聞,筆者感到,雖然依靠廣大消費者的強力拉動,黃金周為各地帶來了不菲的效益,但消費者卻并沒有在黃金周期間受到黃金般的待遇。事實上,無論是衣、食、住、行,消費者的尊嚴時不時地就受到這樣那樣的侵犯。 以消費者旅游出行為例,在黃金周期間,我們看到的有關因飛機航班延誤,民航服務態度差而引發的乘客過激維權事件,已經充斥了人們的眼球。進一步延伸的機場故事(或者說事故)還應包括,由于延誤導致的許多乘客不得不在機場忍饑挨餓,甚至露宿在機場中,而無人過問。至于前往旅游景點發生的大規模交通堵塞,不得不忍受門票上漲之苦以及強迫性購物引發的風波,同樣也不在少數……在這些令人不愉快的新聞中,“消費者是上帝”的戒律恐怕早已經被忘在腦后。 黃金周的確為商家帶來了不菲的效益,但那只是單方面的。如果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在黃金周里享受的服務究竟是白銀、青銅還是黑鐵般的待遇,恐怕就只有自己心知肚明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黃金周里的消費者并沒有坐到“上帝”的位置上,這一點無疑是令人遺憾的。 因此,當看到北京市人格尊嚴投訴快速上升的例子時,筆者的第一感覺是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全面覺醒。伴隨著維權意識的全面覺醒,隨之而來的,將會是消費者更為理性化的消費行為,在黃金周開始之前,他們可以用行動對景區門票的全面上漲說不,同樣黃金周結束之后,他們也要為自己的尊嚴討一個說法。 從這個意義上說,黃金周雖然結束,但對于黃金周的思考卻遠沒有結束。如果在黃金周里人們只是注重對經濟效益的考核,而忽視給予消費者基本權利的應有尊重,這樣的黃金周頂多是經濟效益的豐收,但絕不是社會效益的豐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