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特意與4月13日圓明園聽證會遙相呼應”,4月20日,在主題為《水資源、環(huán)保與圓明園防滲工程的再思考》的“中國經(jīng)濟名家講壇”上,專家的發(fā)言也出現(xiàn)了“一邊倒”———支持圓明園防滲工程。據(jù)有關媒體報道,此次論壇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北京華商國際公司和TOM在線有限公司主辦,共有8位專家到場,另有3人遞交了書面發(fā)言,對圓明園防滲工程表示支持(4月21日《中國經(jīng)濟時報》)。
聽證會一邊倒的情況并不罕見,如景點漲價聽證會,我們聽到的幾乎也是一面倒地贊同,由此引發(fā)輿論對于聽證會程序與公正性的嚴重質疑。有媒體對參加聽證會的人選、主辦方做了“考據(jù)”,結論是:利益一致化的聽證代表,當然只能得到一邊倒的結論。
對于4月20日論壇結論“一邊倒”所可能帶來的猜測,主辦方似乎有所準備,解釋嘉賓們意見這么一致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在圓明園聽證會上支持方發(fā)言機會很少,受社會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則是他們與水利方面專家比較熟悉。”這不失為一個理由,畢竟,在4月13日的聽證會上,29個發(fā)言中,有18人表示反對鋪設防滲膜。加之在聽證會上曝出的工程造價、沒有提交環(huán)評報告等問題引起公眾普遍的質疑,支持鋪設的聲音在很大程度上被淹沒了。
大張旗鼓辦一個同意水利專家意見的一邊倒的論壇,似乎更像在賭氣。我們要問的是———“一邊倒”的意見,“一邊倒”的聽證會,“一邊倒”的論壇,能否稱得上客觀和公正?
當然,主辦方也許正是針對此前反對圓明園防滲工程聲音的“一邊倒”,特意來點矯枉過正。可是,“一邊倒”的聲音真的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嗎?是能說明程序的公正,還是能論證結論的合理與科學?從輿論的反映來看,恐怕未必。對于本應平等地提供各方利益博弈場所的聽證會而言,萬眾一詞與萬馬齊喑都不正常:或者是主辦方?jīng)]有給不同的聲音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或者是說了也沒用,所以參加者寧愿保持高貴的沉默。
這樣的聽證會都違背了聽證的本意,無法逃脫公眾對于聽證會只是特定利益群體的表演秀”的質疑。這樣的質疑是致命的,因為聽證會公信力一旦喪失,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這不能不使人反思這樣一個問題:一種意見、一種聲音的力度,究竟是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毫無疑問,只有公信才能樹立聽證會的尊嚴。而公信力由代表的選擇、透明度等種種具體的程序問題構成,沒有程序的正義,利益的多元,何來公信?
嗓門大的,并不說明他底氣足,“一邊倒”,也未必就掌握了真理。公眾要問的是,哪些人在支持,哪些人在反對,支持與反對的理由何在?聽證會本應訴諸公眾的判斷力,而一些利益群體人為制造的一邊倒”的假象,顯然是對公眾智慧的愚弄。
作者:徐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