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權能界定不清 淮河治理應超越部門名分之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7日 10:06 經濟觀察報 | ||||||||
孟雷 4月10日,國家環保總局生氣了,因為在5日的時候,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公布了一個《流域限制排污總量意見》,提出了淮河流域水域所能容納的污染物總量,而且號稱在國內這是第一次。國家環保總局對此的指責是——“無視國家法律規定,違背國務院確定的‘十五’淮河流域限制排污總量,擅自發布限制排污總量意見,擾亂視聽,干擾了國家排污總
這樣做的后果會怎樣呢?國家環保總局的官員說:“在數據監測和環境信息發布問題上,我們已經有了不少深刻的教訓,搶先發布嚴重失實的環境信息,給社會穩定和對外貿易造成了負面影響,中央有關部門在《關于嚴格環境污染事故對外報道紀律的通知》中明確規定‘環境污染事故信息由國家環保總局負責對外統一發布’,國務院辦公廳已明確規定‘水環境信息由環保部門統一發布’。否則,將會干擾正常的環境保護工作,誤導輿論,侵害公眾依法享有的環境知情權,產生不良的國際影響,甚至造成社會混亂”。而水利部的回應則是:“淮委是依法按照職責從事,沒有錯誤”。 對于此番爭論,已有論者肯定了其積極意義,認為兩個部門沒有關起門來私下協商、私下仲裁,而是直接訴諸媒體,公開辯論。以社會為公堂,把公眾當法官,無論當事雙方主觀意愿如何,至少都有勇氣走到陽光下大聲說,這就是一個進步。 同樣可以看作是一個進步的,還有亦在上周舉行的關于圓明園湖底防滲漏工程的環保聽證會,因為具有更廣泛的參與性,辯論也更為公開和徹底。 正如圓明園聽證會論辯雙方的立論都是基于要保護當地的生態系統一樣,環保總局和水利部也都強調自己的前提是依法行權。 既然“意愿”都如此良好,那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我們認為,原因之一是出自行政機構設置不科學,權能界定不清晰。 長期以來,行政管理的一個慣例就是,對哪項工作重視,就體現為增設部門、多方面分頭管理,比如建國后很長時間由七個機械工業部管理機械工業。治水的“龍王”也曾有那么五六家——水利部統一管理全國水資源,建設部管理城市規劃區地下水,地礦部協同水利部管理地下水資源,農業部管理漁業水域,林業部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水土保持。其后,隨著對環保、治污的重視,環保總局當然也要治水。權能上的重疊交叉,再加上行政部門的擴張性本能,不可避免導致各部門在涉及權力和利益時相互爭搶,涉及義務和責任時相互推諉。這些問題在其后的機構改革中改觀很大,但職能交叉、利益重疊的現象并未完全消除。 此外,爭管轄、爭權限的另一面是,各部門為了在激烈的機構改革浪潮中求生存、求發展,都怕被人當成可有可無的“軟部門”,必然爭取盡可能多的職能,以顯示自己部門的重要性,以確保“有為才有位”。這集中體現在,他們都努力爭取有利于自己的法律、法規、規章的出臺,并努力爭取和維護作為法規的惟一執法者與實際釋法者合一的身份,這就往往使作為“公共品”的法的公共屬性降低,部門屬性凸顯,那就免不了別人也想來爭一爭。這樣的結果在一定程度讓行政的方向出現偏離,讓“有為才有位”,變成“為了有位就要有為”。 關于淮河的治污交鋒,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里。去年8月,新華社《一場暴雨揭出淮河治污“十年之丑”》的報道,指出十年投入600億元用于淮河治污而無根本性成效。有專家隨即反指,600億治污投入子虛烏有,其實只有193億元。新華社再發《淮河治污為何忌諱“10年600億元”》,對專家的說法反駁和再質疑。爭執已過去大半年,至今尚沒見到哪個部門爭著站出來說“我就是權威部門,事情由我確定”。 在這樣的常態中,首先爭的無外乎就是個“權威部門”的名分。名分當然重要,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但這樣解釋也算只是個半句——在社會關系中,每個名都含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負有這些名的人都必須相應地履行他們的責任和義務,名實相符、可以依名問責。農諺自古就有“龍多不下雨”的說法,如果爭來的名,只應用于可以“依法”享用現實利益上,“有為”只體現于對“下雨權”的爭奪、維護上,那“下雨”這個任務本身,可能就沒有多少人真正去操心了。至少我們都知道,污染物仍然每天都往淮河里排放著。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