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多人靠園吃園誰之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5日 06:57 中國青年報 | |||||||||
郭之純 雖然一切似乎都已經太晚,但在一片激烈的爭議聲中,圓明園防滲工程聽證會還是于4月13日如期舉行了。“生態工程還是‘生財’工程?”———新華網一則報道的標題,可謂一語道破了人們心中的疑問以及聽證的焦點所在。
對于此問,園方的辯解饒有興味———雖然園方百般辯解這次工程是出于生態考慮,但明眼人不難看出,其實內里也有強烈的“生財”意愿:“圓明園有1700多名職工,如不加強管理,職工工資都難以保證!眻A明園管理處副主任朱紅的這句強調,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對其“生財”意愿的默認!吧鷳B”與否,要留與專家繼續研究爭論;先耗資如此巨大然后再圖謀“生財”,到底值不值得,個中有無貓兒膩,要留待相關部門去調查。筆者感興趣的是,管理一個圓明園,怎么需要這么多工作人員?設這么多崗位,到底是為了“加強管理”還是只為了解決一部分人的“飯碗”問題?從圓明園有1700多名職工而且“如不加強管理(潛含義是如不搞工程挖掘掙錢潛力),職工工資都難以保證”的現象看,圓明園走到今天,除了這樣那樣的人為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承擔了“解決就業壓力”這一不當的任務。這就難怪,圓明園現在每年門票收入達2100萬元左右,園方卻仍不滿足。試想,如果有1700多人要“靠園吃園”,圓明園怎么能不飽受折騰? 這一現象,折射出有關方面對圓明園功能認識的模糊和混亂,以及由此帶來的管理目標的迷失和錯位。 圓明園是國恥園,是歷史的、文化的、精神的圓明園,但絕不是“經濟”的圓明園。因為,圓明園是對一段歷史最生動、真切的記錄和詮釋,保持圓明園的殘破,也便是保住了歷史的真相,這才是對圓明園最大的保護。讓人們通過參觀圓明園的斷壁殘垣,可以真實地觸摸那段歷史,感受歷史傷痛,生發很“具體”的歷史感,滋養愛國情懷,這才是圓明園功能最大的發揮。因而,對這樣的所在,整葺并不是最重要的,只需“消極”地維持住原貌。在這個意義上,圓明園甚至是不應該收取門票的,遑論開發出一些“好玩兒”的項目高價供人消遣———如此做法,是對民族歷史的漠視和侮慢。 因而,圓明園“被迫生財”(且拋開其他可能,只1700多人張口待食,確有“被迫”的可能),不僅是圓明園的尷尬,也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尷尬;不僅是圓明園當前“管家”的錯誤,更是主管部門的工作失誤。我至今無從知道的是,難道對圓明園要管成什么樣子,管到什么程度,從來就沒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劃嗎?難道圓明園內部無論怎樣折騰,相關文物管理等部門就從來都不干涉嗎? 圓明園的問題,又折射出當前文化遺產、公共景點等管理當中存在的一個共性的理念問題:文化遺產等景點,首先是文化的還是商業的?如果要借助商業力量的保護,則應該容忍怎樣程度的商業開發?在各地景點一片漲價聲已經引發公眾怨聲沸騰的今天,這委實是一個不能再拖延的問題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