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政策性破產將成為歷史 誰可以宣布破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4日 17:47 《英才》 | |||||||||
為什么自然人破產最終還是沒能進入新《破產法》。個人無權宣布破產? 文·郭健 在我國食品行業輝煌一時的南京冠生園,曾因為“大量使用霉餡、陳餡生產月餅”被曝光引起舉國關注,最終在全國消費者聲討之下,以破產結束了自己的法人“生命”。
2005年“懷胎十年”的新破產法將進入人大立法會議進行審議。 新破產法起草于1994年,遲遲不能通過的原因也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艱難造成的。 2004年7月,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談到,在今后4年內,我國要基本實現國企由政策性關閉破產向依法破產過渡。要用4年時間將2000家左右的國企全部進行 “政策性破產”,屆時,我國將不存在政策性破產,整個市場經濟都將統一于這部新的《破產法》當中。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是中國試行時間最長的一部法律。在1986年就已經頒布,至1988年才開始實行。這部《破產法》沒實行幾年,就顯露出與我國的改革進程不合拍。其模糊的法律語言,可操作性不強的法律規定,招來了各界的批評之聲。 大量的國有企業利用法律漏洞搞“假破產、真逃債”,使《破產法》成了一些國有企業的“逃債法”。面對這種情況,遲遲等不來新破產法的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先出臺了一部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才算暫時扭轉了這種局面。 最期待的兩大看點 從新的《破產法》草案中,最期待的看點大概有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債務的清償次序問題;二是哪些人可以破產的問題。清償順序關系到債權人最后到底還能得多少錢;而哪些人可以破產,關系到我們在市場上如何識別相對人的償債能力。 我國的破產企業債務清償率平均不到8%。之所以這么低,既有現有破產機制中存在大量漏洞,導致企業容易逃債,也有國有企業破產后沉重的職工安置負擔的原因。大量的職工勞動債務和安置費用幾乎拿走了所有的破產財產,債權人只能得到很少的一部分。 在這次新破產法的起草和審議中,關于這個焦點的主要爭議就在于:一種觀點認為,為了充分保護勞動者的權益,應將勞動債權列為最優先清償的次序;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應該保證抵押擔保債權的優先地位。 第一種觀點中的“勞動債權”,在草案中并沒有體現出明確的范圍,因此在實踐中可能會被做廣義解釋:除包括企業拖欠職工工資外,還包括欠繳基本社會保險費用、養老金、欠發醫療費用,甚至職工安置、再就業安置等費用。 如果這樣,那對其他債權的實現影響就會相當大,實踐中,很可能就使其他的破產債權根本無法實現了。 對此,周小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表示過,關于養老保障、醫療保險、下崗再就業等問題本身,如果統統列入勞動債權,可能導致抵押、質押的債權,實際回收幾率相當低。 第二種觀點主要是著眼于交易安全制度的保護。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的陳甦就曾撰文指出:“通過《破產法》來保護職工權益乃是一種不得已的制度措施。從根本上說,保護職工權益最有效的措施,在于擴大勞動者就業、提高工資待遇,推動經濟發展和促進企業壯大。因此,保護交易安全、降低交易風險、增加交易機會、促進交易成就,應當是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我國民商法律制度的首要目標。 我國的破產企業債務清償率本來就很低,對普通債權人的債權清償率更低,如果再用擴大解釋的勞動債權加以分割,那對我國的交易安全制度將會是十分不利的。 南京冠生園全部破產財產最終拍賣了812萬元,135戶普通破產債權人,應清償款1350多萬元。而在剔除勞動債權和其他破產費用后,可用于償還款只有320多萬元,清償率為23.825%。 兩種看法相比較,第一種觀點重視的是職工利益的保證,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而第二種觀點則是著眼于整個交易制度的安全。對于債權人而言,肯定是堅決支持第二種觀點。 其實這也是我國整個改革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對矛盾。其結果也只能等待新法出臺來證實了。 誰可以宣布破產? 在新破產法草案規定中,我們看到了合伙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進入了適用范圍,而自然人破產最終還是沒能進入新破產法。 草案第2條規定:“本法的適用范圍包括企業法人、合伙企業及其合伙人、個人獨資企業及其出資人、其他依法設立的營利性組織。”適用范圍擴大到了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股份制公司、金融機構等所有類型的企業。 適用范圍的擴大是國際上的大勢所趨,也將有助于我國建立統一的《破產法》。 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和個人獨資企業的出資人都是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因此,草案將合伙企業、合伙人和個人獨資企業出資人可能出現的連帶破產,也一并納入到了本法調整,并規定了相應的免責制度。 免責制度是針對無限責任人的一項制度。合伙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破產后,相應的合伙人和出資人將因為連帶債務的無限性,而身陷債務“泥潭”。這不利于他們重新恢復償債能力,長遠來看,也不利于債權人的債權實現。 所以草案對合伙人、出資人的免責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涉及免責制度的條文共有兩條,即第169條和第170條,基本內容就是規定免責的范圍及條件。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從商行為的自然人”破產問題。對于“自然人破產”,我們最熟悉的莫過于香港影星鐘鎮濤的破產案了。香港在回歸祖國后,仍保留了原有的英美法律體系結構,允許自然人宣布破產。 關于自然人沒有進入此次新破產法的原因,華東政法學院教授吳弘認為,針對個人破產是否列入新破產法中,國內存在著不同意見。考慮到目前我國國情,還不具備比較完備的個人財產登記制度和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容易造成逃債等情況。 也就是說,自然人在我國還不能“破產”的原因在于:害怕有人借機逃債。 破產最大的好處就是破產人通過宣布破產,可以切斷以前的債務償還義務,得以重新“做人”,有律師說“破產=無后顧之憂”。但在我國個人信用制度不健全,個人財產無法精確統計的時候,允許個人破產,將會有很大的制度危險。 除以上兩個問題外,新破產法還有許多方面值得關注。諸如破產管理人制度,重整制度,破產條件,成立專業法庭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看點。 國際上,像世界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破產從業者協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也都對我國的《破產法》立法情況十分關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每年一次的亞洲《破產法》論壇,就曾經把中國《破產法》作為討論的一個專題。這說明國際上也意識到,中國《破產法》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改革、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