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企業制度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3日 09:16 南方日報 | |||||||||
話題緣起 上月末,廣州市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寫進了“推進制度創新,探索建立自由企業制度”的內容,提出在廣州建立起任何人都可自由創業和自由經營的制度安排,使廣州更“充分透明”,讓經濟充滿活力。據悉,建立自由企業制度是廣州在國內率先提出的,足見廣州市政府在制度創新上的勇氣和決心。到底什么是自由企業制度,其特征、要求如何?自由企業制度與市場經濟是怎樣的關系?自由企業制度與非自由企業制度有何區別?如何建立自由企業制度?我們特邀專家一議,供讀者參考。
市場效率并非根源于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企業自由是價格機制發揮有效作用的基本前提,競爭機制的有效作用也必須以企業自由為基礎 自由是市場效率之本 □朱淑枝 廣州市人大代表林樹森明確提出: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特征,就是依靠自由企業制度進行市場資源配置,就是任何人都有創業的自由和經營的自由。在自由企業制度下,企業完全擁有自由的創業權、自由的經營權、自由的交易權以及自由支配財富權。不言而喻,在體制轉軌的關鍵時期,自由企業制度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無疑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計劃體制無效率的最深層原因 一般認為,我們需要市場經濟,是因為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具有效率。其實并非盡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認為,我們需要市場,市場之所以重要,首先不在于它會產生有效率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它為人們提供了自由選擇的機會,為企業提供了各種經濟資源自由組合的選擇權利。他強調:市場所追求的效率不應該按效用而應按個人自由來衡量。剝奪人們的買賣、交易和尋求幸福生活的自由本身就是一個社會的巨大失敗。從這個意義上說,計劃經濟的失敗并非主要表現在經濟和生活水平上,而主要體現在其對人們經濟自由的剝奪上,從而進一步揭示了計劃體制無效率的最深層次的原因。 市場自由的核心在于企業自由 就市場與企業的依存關系而言,市場自由的核心是企業自由,沒有企業參與交易的自由,也就不可能形成市場,更不可能形成自由的、有效率的市場。過去人們常常將市場機制的效率歸結于或等同于價格機制和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作用的結果,其基本依據是:一方面市場通過價格上下波動的信號把資源配置到收益最高的地方或環節中去,從而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在資源自由流動的過程中,不同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形成優勝劣汰的競爭,從而迫使企業不斷改進生產、降低成本和提高技術投入,進而促進資源的進一步優化配置。但是只要我們認真思考一下,就不難發現,市場效率并非根源于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其一,被價格信號調節的大部分資源是物化資源,物化資源是不可能自動對價格信號作出反應,而是需要人去實現,即一定是自由參與交易的經營者(企業或個人)對價格上下波動的信號作出反應并調整資源的流動方向,實現重新配置。可見,企業自由是價格機制發揮有效作用的基本前提。其二,如同價格機制一樣,競爭機制的有效作用也必須以企業自由為基礎。試想一下,如果參與交易的企業或個人不能自由進入或自由退出市場的話,那些劣質企業能夠被市場淘汰嗎?顯然不可能。在美國硅谷,企業淘汰率驚人地高,說明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非常低,這樣,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只有經營者進入市場變得非常容易,競爭才能真正存在,優勝劣汰機制才能發揮有效作用,否則市場效率乃至市場的存在都會岌岌可危。因此,發展市場經濟,就必須消除一切不利于企業自由經營的障礙,最大限度地賦予企業經營的自由。 自由企業制度的內涵和特征 所謂自由企業制度,就是確保企業能夠擁有在產權受法律保護的基礎上所享有的自由創業權、自由經營權、自由交易權以及自由支配或處置財產權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它包括產權制度、進入退出制度、公平競爭制度、平等合約制度、平等交易制度以及平等獲取信息服務制度等。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自由企業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自由性。自由企業意味著經營主體擁有投資自由、經營自由、交易自由和進入退出市場的自由,企業的生存與否、規模大小、效益好壞以及成長速度快慢均取決于市場的選擇,不應該存在違背經濟自由原則的任何外在限制或行政性保護。二是民營性。自由企業作為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應該也必須是以非官辦的、非政府控制的平等的自由交易者,以此參與市場交易和市場競爭。但是,強調自由企業的民營化并非意味著私有化,更不等于私有化。三是透明性。透明性是指交易的雙方力求提供既全面又準確的交易的信息,而且能夠信守承諾。四是自律性。自由不等于放棄自律,恰恰相反,自由的前提是自律。自律既是自由企業的特征,也是自由企業存在的基礎。 作者系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副教授 市場經濟的活力產生于經濟主體的自由選擇權。經濟主體的自由選擇權體現在企業制度上就是自由企業制度,即除了特殊例外,任何人都有權建立企業,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決策自主,只要法律沒有禁止的,企業都可以去做 核心是創業自由和經營自由 □李善民 余鵬翼 自由企業制度兩個基本點:創業自由和經營自由 什么是自由企業制度呢?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市場經濟的活力產生于經濟主體的自由選擇權。經濟主體擁有自由選擇權意味著在市場經濟制度中,每一個經濟主體都具有充分的決策自主權,并對由此產生的后果負責。經濟主體享有自由選擇權這一基本原則體現在企業制度上就是自由企業制度。即除了特殊例外(如國家公務員),任何人都有權建立企業;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決策自主;只要法律沒有禁止的,企業都可以做。具體來說,自由企業制度包括兩個基本點:創業自由和經營自由。 創業自由的意義在于增強經濟整體的創新活力 創業自由即公民擁有自主創業的權利,政府無權用行政法規強行設置公民創業的門檻。談到創業門檻,最典型的就是注冊資本制度。我國的公司法規定,設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在30萬元到50萬元人民幣,最低的科技咨詢類公司也要10萬元人民幣。在注冊資本制度下,一個天才的、卻缺乏啟動資金的發明家,永遠無法自己創業。如此一來,必將壓制眾多缺乏創業啟動資金的經濟主體的創業激情。注冊資本制度引致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誘發相當普遍的虛報注冊資本現象。反之,在自由企業制度下,公民創辦企業無須政府批準(至多只須在政府管理部門備案),創業門檻很低,公民享有充分的自由創業權,注冊資本制度不存在或者僅是形式上的法規,如美國的“1美元注冊”。實行創業自由的實際意義就在于它能極大地鼓勵高新技術公司的涌現和成長,從而增強經濟整體上的創新活力。 盡可能地給企業以更大的決策自主權 根據自由企業制度原則,在企業管理制度和經營方針上,各個企業有充分的權利決定自己的行為。企業的所有者可以制定一系列自己認為有效的制度(公司章程、公司制度等)來管理企業。當然,企業也不能為所欲為。國家必須制定一定的法律來規范企業的行為。但是,從自由企業制度的基本原則上說,對于一般的企業,在法規制約和保證企業決策自主這兩個方向上,總是盡可能地傾向于給企業以更大的決策自主權,即保證企業和企業家擁有盡可能大的自由選擇空間。對于公眾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公司),由于持股人眾多,掌握經營權的人(擁有控股權的股東或者企業經理人)有可能依賴其信息優勢而違背股東的利益。所以,國家必須制定嚴格一些的法規來制約企業及其決策者的行為。不過,這些法規的內容主要表現為要求企業決策者披露有關的信息,而不是直接地限制企業的決策行為,其基本的制度邏輯仍然是,在保證信息盡可能透明的條件下,實行自由企業制度。 對于自由企業制度與非自由企業制度的不同,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在實行自由企業制度的國家如美國,自由創業權為公民天賦權利,政府不能隨意干預。至于公民濫用這種自由,比如搞皮包公司并詐騙,事后自然會受到法律的追究。相比之下,中國迄今實施的仍是非自由企業制度的思路,也就是說,假設權利是政府的,政府可以先把一道關,設置公民創業的門檻。兩者帶來的差異是明顯的。在美國,誰想辦企業都可以輕松辦成,在中國卻非常困難。可想而知,美國可以產生比爾·蓋茨,中國就要困難得多。 對“政企分開”的完美詮釋 回顧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之路,1980年代起講政企分開,1990年代開始呼喚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現在則講政府要有效地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其實,其中最關鍵的是要確立“自由企業制度”的理念,并以此改革政府職能,建立現代政府制度。具體而言,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要依賴于現代產權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要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就必須“政企分開”。但是,對“政企分開”的理解不應該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國有企業以及政府不再干預企業這樣簡單的角度,而是要從更本質的自由企業制度的角度來理解。廣州市目前堅持大的事情政府做、小的事情由企業充分競爭、自由發揮,并提出探索建立自由企業制度、進行制度創新,就是對“政企分開”這一政策在二十一世紀的嶄新意義所作的完美詮釋。不難預見,隨著反思“政企分開”,推進行政管理改革,確立堅固的自由企業制度,中國市場經濟改革必將走向一個新的境界。 李善民: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余鵬翼: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后 自由企業是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 □黃華 一個社會的改革實質上是一個制度變遷的過程,即制度的替代、轉換和創新的過程。而目前我國正處于一個重大的制度變遷時期,其中一點就是要徹底改革我國傳統的企業制度,建立自由企業制度,構筑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微觀基礎,實現由傳統企業制度向現代企業制度的轉變。 自由企業制度的本質要求 市場經濟是現代社會區別于傳統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原因就在于其確立了經濟自由制度。沒有經濟自由就沒有市場經濟,就沒有近現代社會的工業化和現代化。而經濟自由是指經濟活動處于自然的、自動的狀態。這就必然要求維護個人和企業的財產權利和以各種方式追求各自的經濟利益的權利,承認個人和企業的經濟主體地位。所以,自由企業也就成為經濟自由的一項主要內容。市場經濟中若沒有自由企業,就是一種歪曲的市場經濟。自由企業是構成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而自由企業的出現并進一步發展又必須要有自由企業制度來做保障。作為市場經濟中一種規范化的社會經濟組織制度,自由企業制度要求所有企業自由投資、自由經營、自由交易,要求企業的一切行為特別是企業生產要素的配置方式市場化,要求企業類型多樣性和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多元化,要求所有企業都要以平等的市場交易者和獨立的利益主體的資格參與市場競爭,要求所有企業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能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權。這樣的企業制度使企業這一經濟主體在市場經濟社會里始終充滿了活力,不斷推動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 建立真正的市場經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過去幾十年來,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國有企業是占據著絕對多數的企業類型,國有企業制度是我國傳統的企業制度。而不管是改革開放前典型的政府控制型的企業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不自由性、國營性、壟斷性和企業類型單一性),還是改革后通過兩權分離、擴大企業自主權而形成的企業制度,都難以完全擺脫政府對企業的控制權和決策權,沒有真正實現政企分開和企業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由發展。所以,要建立真正的市場經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把企業制度的完善作為完善市場經濟的突破口,才能最終構筑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 建立自由企業制度是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的根本途徑 要最終建立起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企業制度,其目標導向是大力加強自由企業制度建設,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推進所有制結構的多元化,形成多種所有制企業并存、自由競爭的格局。國家通過制度、法律、提供基本環境等來保證各類企業的存在和發展是自由企業制度形成的宏觀環境基礎。 二是培育和完善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企業行為的市場化。 三是徹底轉變政府職能。即徹底改變政府直接控制企業的制度安排,政府不再大量地承擔各種微觀經濟職能,只需要履行好其宏觀的經濟職能。 四是深化國有企業制度改革。改革“政府控制型”的傳統企業制度,國有企業除了少數仍由國家直接經營以外,絕大部分都應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實現兩種權力的分離:一是作為最終所有者的國家及其承擔機構(政府)的所有權與政權(行政管理權)的分離;二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 作者單位:廣東省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 從創建“最適宜創業和居住的城市”到建立自由企業制度,體現了一種從為企業提供最佳的創業環境到形成合理的政府與企業關系的認識深化,這是一種制度創新 企業自由源于公民自由 □彭澎 市場經濟依靠自由企業制度進行資源配置 自由企業制度是一種制度安排。市場經濟體制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依靠自由企業制度來進行資源配置,也就是任何人都有創業的自由和經營的自由。在這樣的制度下,企業擁有自由的創業權、自由的經營權、自由的交易權以及對財富自由的支配權。就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來說,作為廣州未來制度創新的重要方面,建立自由企業制度,將堅持大的事情政府做、小的事情由企業充分競爭和自由發揮。 諾貝爾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在其創立的“新制度經濟學”里有兩個核心概念,即“產權”和“交易費用”。產權是受制度保護的利益,交易費用則涉及企業運行的成本,通常也是制度安排所致。后來有人在評論自由企業制度時指出,自由企業制度是現代產權制度的真諦,而沒有現代政府制度就沒有現代產權制度。 就市場經濟來講,有兩個重要的方面,即“市場”和“企業”。企業是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主體,而市場經濟又經常被稱為自由企業制度。道格拉斯·諾斯追隨科斯對制度的理解更為深刻,他認為,由于制度安排決定了經濟效率,由于一種制度安排的效率可能不同于另一種,那么歷史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就要到制度變遷中去尋找原因。因此,問題并不在技術進步、投資增加、專業化和分工的發展等等,經濟發展的原因是在發展因素背后的制度因素。其實,科斯在分析社會成本問題時就明確指出,政府在界定產權和資源配置時所犯的錯誤,可以用市場中的自由交易的方法加以糾正。 人人有創業的自由才會形成活躍的市場經濟 自由企業制度必須體現公正性。另外一位諾貝爾經濟學家、自由企業制度的推崇者馮·哈耶克認為,僅僅是因為我們能夠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手段,我們才能夠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目標。由此可見,經濟自由是一切其他自由不可缺少的條件,自由企業制度既是個人自由的必要條件,也是這種自由的結果。這種自由是受法律保護的自由。人們只平等地面對法律的強制。在哈耶克那里,有兩個關鍵性觀念,即個人的責任和制度的公正性。在他看來,沒有個人責任,就不能建立一個成功的自由社會;同樣,沒有公正的制度,就不能保證物質報酬與提供的服務相一致。 自由企業制度實際上是建立在公民自由的基礎上的。公民有自由創業權,因此,其創辦公司無須政府批準,只需去備案而已。政府不能對創業設置各種門檻,因為創業權不是政府的,也不是政府給公民的。在自由企業制度下,辦企業是輕松容易的。 建立自由企業制度的前提是政府制度的創新 國務院領導人最近強調“加快推進政府制度創新”。實際上,建立自由企業制度,根本上還是在于建立現代政府制度。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發端于美國的自由企業制度,十分重視“機會公平”,人人有創業的自由,才會形成活躍的市場經濟。在創業活動中,政府想方設法維護創業者機會的公平,這也是自由企業的最大保障之一。 廣州市在全國率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引入自由企業制度理念,說明了政府既是改革的動力,又是改革的對象。中國國企改革的道路、私營企業的地位、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無一不在論證這一道理。 北大經濟學教授張維迎認為,中國的改革始于分權,分權導致競爭,競爭導致產權的變革。在筆者看來,實際上,這也是中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過程,也就是現代產權制度和自由企業制度形成的過程,同時也是現代政府制度形成的過程。自由企業制度在現實形態上將表現為小政府、大社會的模式。因為,在分權或放松管制的過程中,民營化是伴隨著市場化的進程的。 廣州市從早先提出的創建“最適宜創業和居住的城市”到現在提出建設“自由企業制度”,體現了一種從為企業提供最佳的創業環境到形成合理的政府與企業關系的認識深化,這是一種制度創新。 作者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 建立自由企業制度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從政府、企業、市場等層面上全面努力,其中政府的改革和作用是主導和關鍵 企業制度發展的方向和必然選擇 □劉君里 經過20多年的改革,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方面已經取得了明顯成績,但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決。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要求我們在企業制度上與國際接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呼喚企業制度深化改革和創新,自由企業制度是我國企業制度的發展方向和必然選擇。建立自由企業制度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從政府、企業、市場等層面上全面努力,其中政府的改革和作用是主導和關鍵。 轉變政府職能是建立自由企業制度的先決條件 轉變政府職能是建立自由企業制度的先決條件。要切實解決舊制度遺留下來的政府職能的越位、缺位問題,實現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由對經濟活動介入過深、干預過多,到宏觀調控、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提供公共服務的轉變。進一步清理并取消不符合政府職能定位的行政審批事項,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也要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強化服務。參照國際慣例制定與自由企業制度相關的《自由企業法》、《禁止壟斷法》、《自由貿易法》等一系列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法規,為自由企業制度的建立提供法律保障。 培育和完善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是建立自由企業制度的必要前提 自由企業制度要求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價格是引導市場變化的主要信號。市場是完善的,不僅有商品市場,而且要有齊備的生產要素市場,包括資本市場、技術市場、勞動力市場、信息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等;市場是自由的、開放的、統一的,不存在人為的壁壘和封鎖,必須確保公平的競爭和自由的選擇。現在我國的商品市場已基本形成,但各種要素市場還很不完善,地區保護主義、市場封鎖比較盛行。盡快培育和完善統一、完善、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自由企業制度的當務之急。 深化國有經濟和企業改革是建立自由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 國有企業改革直接關系到自由企業制度的建立。首先,要搞好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在基礎產業、公用基礎設施及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產業領域繼續保留和發展一部分國有大企業,其他國有企業探索實行多種實現形式;二是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吸引外資及國內各類非國有資本參股國有企業,使國有企業變為多元化的產權結構,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三是深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改革,真正實現兩權分離,使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成為不依賴于最終所有者而獨立存在的法人企業,成為真正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利益主體;四是采取分拆、放開等方法,打破自然壟斷性行業企業的壟斷地位,促進企業間的公平競爭。 推進所有制結構的多元化是建立自由企業制度的必由之路 在搞好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要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形成國有企業、股份企業、合作企業、私有企業并存、競爭、協調發展,所有制和管理模式多樣化的充滿活力的局面。首先,要營造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按照“寬進嚴管”的原則,減少前置審批,放寬創業門檻,形成公民自由創業的氛圍。其次,要從融資、信息、擔保、外貿等方面給民營經濟以扶持。三是加快建設適應民營經濟發展的中介服務體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四是營造各種所有制、各種類型企業公平競爭的環境。從制度、法規上消除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的身份界限,無論哪種企業,都以獨立的利益主體身份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 構建企業自由靈活的內部運行機制是建立自由企業制度的重要保障 借鑒發達國家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和市場經濟規律的先進經營管理方式,建立科學規范的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徹底卸掉企業所承擔的屬于政府職責的社會職能,使企業的職能目標單一化、明確化,全力以赴地發展生產經營,提高經濟效益;建立利益激勵機制和行為約束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作者系廣州市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