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時評:中國銀行業(yè)需要文化革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2日 12:32 青年參考 | |||||||||
居伊-容凱爾/文 約翰·格蒂曾說:“如果你欠銀行100美元,那是你的問題。如果你欠銀行1億美元,那是銀行的問題。”在中國,這位已故石油大亨的諺語更進了一步:中國的銀行家們已把銀行當成了自己的財產。
詐騙和挪用公款的規(guī)模大得驚人:在一家城鎮(zhèn)分行,銀行職員劫掠了全鎮(zhèn)人的存款。迄今為止,看起來嚴打不法分子的努力與其說有效遏止了這種腐敗現象,還不如說有效暴露了這種現象的嚴重程度。 遏制腐敗只是挑戰(zhàn)的開始 普遍的腐敗現象持續(xù)存在,這是個醒目的訊號,它提醒中國政府,要讓銀行業(yè)準備好從2007年1月起迎接全面開放市場的國際競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遏制不法行為和改善公司治理只是個開始。其他的挑戰(zhàn)還包括:克服一些省市對銀行業(yè)變革的強烈抵制;解決尚未得到控制的不良貸款問題;在長期受到強行政治指令管理的銀行業(yè)系統中,逐漸形成商業(yè)運作。 盡管如此,剛成立兩年的中國銀監(jiān)會已因努力打造銀行業(yè)而贏得了贊譽。新的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已經訂立,大量壞賬已被沖銷,兩家大銀行進行了資產重組,一些銀行的管理層也進行了改組。銀行正在延請外部顧問并配置了現代信息系統。許多跡象顯示,高級銀行人士正在響應銀監(jiān)會的領導。但所有這些只是清理了過去留下的爛攤子,其他作用尚未顯示出來。如果不深入改革,以解決問題的根源,那么銀行系統勢必會在將來造成新的混亂局面。 官方宣稱已將不良貸款率降至14%以下,但這似乎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花哨的會計手段。此外,對新貸款質量的衡量完全取決于對未來經濟表現的假設。如果經濟增長率僅放慢幾個百分點,一些銀行30%的貸款就有可能成為壞賬。這樣就需要進一步對銀行施行解困。一個替代方案是設法保持足夠快的經濟增長速度,以防止壞賬拖垮銀行,這被一位外國官員挖苦為“不良貸款帶動的自我永續(xù)增長”。 改革能否打破不良循環(huán) 對改革效力的檢測標準是,改革是否將有效的風險管理方式融入銀行貸款政策的核心,從而打破上述循環(huán)。要做到這點,僅僅自上而下地強行施加規(guī)定是不夠的,還需要實行一位外國央行官員所說的“公司文化革命”。 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中國最大的一些銀行擁有數萬家分行、數十萬名雇員。其中多數銀行員工沒有受過良好的培訓,而且相對來自遙遠總部的指令來說,他們習慣于回應地方政府的壓力,去支持政府偏愛的項目。在其他過渡經濟體中,都經過一場金融危機才實現了轉型。但中國政府強調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銀行業(yè)的穩(wěn)定性,這就排除了休克療法的可能性。銀行業(yè)是中國政府惟一的貨幣調控工具,而且中國龐大儲蓄的大部分都存放在銀行里。 一些中國官員希望,經濟持續(xù)增長將提高生產率,并提高借款方的利潤和信譽,從而解決銀行業(yè)的問題。然而,能源成本不斷上升、產能過剩長期存在,令許多公司的利潤率縮減,而產能過剩本身就是銀行貸款泛濫的結果。 另一些中國官員希望外國銀行前來施以援手。幾家外國銀行已參股中國國內銀行。但四大銀行中的兩家引進戰(zhàn)略合作伙伴的計劃已落后于進度表,其中中國建設銀行受到了丑聞的拖累。 外國“伙伴”陷入兩難 無論如何,中國政府所謂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計劃意義不甚明了。中國政府拒絕將中國金融機構的管理層控制權讓給外國的銀行股東,并下定決心在將來保留在這些金融機構的多數股權。 一些研究中國政府行事方式的學者思忖著,中國政府真正的目的,究竟是想利用海外專家技術來實現其銀行業(yè)的現代化,還是想轉嫁支撐其銀行業(yè)的成本。一位抱懷疑態(tài)度的人預言,幾年以后,外國“合作伙伴”將接到中國官方的最后通牒,要求它們投入新的資本。 一些國際銀行家渴望在中國市場開放之前加入到參股中國各銀行的行動中,而上述問題令他們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他們退縮的話,競爭對手就有可能捷足先登。但如果貿然行事,那他們進入的可能不是快車道而是沼澤地。 中國的一些金融機構臃腫笨拙,技術上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tài),而中國政府總是熱切地希望外國投資者為購買這些機構的少量股份支付高昂的價格,而且不一定能獲得對這些機構的控制權。考慮到中國銀行業(yè)改革的結果喜憂參半,而且私有化計劃的前景日益暗淡,中國政府的上述希望看上去越來越不切實際。 他們不可能既把銀行體系保持在政府控制之下,同時又創(chuàng)造出一個現代銀行業(yè)體系。事實很可能證明,試圖兩面兼顧將是一項代價最高的政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