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漂亮者才能生存 年輕也是一種獲利頗豐的商品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0日 11:28 經濟觀察報

  說到整容手術,我們很自然地聯想到淺薄的交際花或僅憑漂亮臉蛋的電影明星,不惜一切代價地要阻止歲月奪去他們美麗的容顏。目光敏銳的人隨即總結出一系列熱衷此道者的共同特點:虛榮、輕浮,自戀而又自卑。其實,整容行業的興旺發達,絕不僅僅是人們的虛榮心使然,另外兩種情緒才是更有力的推動者——拒絕和嫉妒:人們普遍拒絕接受變老的現實,不愿承認生理的局限。隨之而來的,是面對青春美好、強健有力的身體時難以抑制的嫉妒之情。這身體是如此動人情懷,卻又偏偏轉瞬即逝,無法挽留。在這樣的心境中,整容手術
的支持者贊嘆它改變人生的能力,抨擊者視之為社會發展負面力量的一種表象。它既是社會民主程度的探測儀,也是了解公眾對當下社會潮流所持態度的心理測試。對年輕的贊美和對張揚個性的推崇都被夸張到令人緊張的程度,構成當今流行文化的主調。

  當然,整容業不可阻擋的發展態勢,也有強大的物質后盾作為支持——技術和產品的及時更新改進,以及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隊伍,殫精竭慮地維護并不斷提高著他們的市場信譽。

  漂亮者生存的世界

  整容手術是外科手術中惟一支持并歡迎自我診斷的。患者沒有身體上的疾病,但在醫生面前說起自己的毛病都理直氣壯:感覺鼻子畸形,認為臀部過寬,不滿眼袋太大。很難想象傳統意義上的外科醫生會把這樣的病人當回事,整形外科大夫們則不然。對他們來說,為整容業帶來勃勃生機的,不是某種新技術或者效果神奇的新產品,而是被心理學稱為“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的一種心理現象。

  這一概念由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在20世紀初提出,并迅速在美國贏得廣泛響應。“自卑情結”將個人的心理健康與外貌相聯系,也由此使整容手術具有了心理治療的功效:人們之所以為“自卑情結”所困,是因為胸部不夠豐滿而下巴卻多了兩層,所以需要醫學的介入以緩解心理的病患。據說,到20世紀20、30年代時,外貌影響心理健康的觀念在美國人心中已經根深蒂固,借助外科手術改善心理狀態的要求也越來越堅定。1940年的暢銷雜志上這樣問道:“為什么有人要忍受外貌奇丑這種殘疾的折磨?為什么不依靠現代科學給他一張正常人的臉和與其他人平等的機會?”

  這樣的努力至今仍在進行。如果我們同意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健康的最新定義——“身體的、精神的和社會生活的完好狀態”,那么整容手術實在應該是一種值得鼓勵的健康風尚。整容手術的“心理學化”,讓醫生自己都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是在消除患者內心深處的困擾,完全省去了花費心思確定手術是否必要的麻煩。既然一個人生活境遇的好壞完全是相對而言的,難看的鼻子和過于豐滿的屁股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也根本沒有確定的評估標準,那么醫生就應該肯定患者的憂慮并就此進行調整以求改善。

  關鍵是,對整容手術的需求不僅僅出于無端的擔憂和缺乏自信。外貌的好壞似乎確實影響著經濟收入的高低。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1993年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其貌不揚的人比中等相貌的人掙得少,而中等相貌的人又比英俊漂亮的人掙得少。對其貌不揚的“經濟懲罰”是5%—10%,略高于給漂亮臉蛋的獎賞。這種效應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稍稍明顯一些。但是,缺乏吸引力的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可能性低于其他人,嫁給低素質男性的可能性卻更高。

  在美國的企業界,年輕也是一種獲利頗豐的商品。2004年2月的《華爾街日報》介紹了ExecuNet關于高級企業管理人員對年齡的態度的調查:82%的被調查者認為年齡上的劣勢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高于三年前的78%;其中94%的人(多數為四、五十歲)都表示自己曾因年齡問題沒能得到某項工作。年輕意味著得到更多。很多高級管理人員,無論男女,都選擇借助整容手術延緩衰老,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因為松弛的脖子使人看上去不再有鋒芒和干勁,而整容手術可以消除這種誤解。

  如今,創造“美麗神話”已經不再是女性專有,男性成為美容行業中迅速壯大的消費群體。他們和女性一樣接受化學換膚術或者注射Botox(A型肉毒桿菌毒素,一種消除皺紋的生物制劑),只不過還不好意思承認罷了。根據美國整容外科學會的統計,男性最普遍接受的美容術包括生物除皺(注射Botox)、植發、化學換膚術、微晶換膚術(Microdermabrasion)和抽脂術。當然,也有很多男性選擇接受陰莖增粗延長術或者通過皮下注射增大小腿和胸部肌肉。

  整容術的現在和未來

  時下最新的觀念是“美容趁早”,從而將年輕男女也納入其中。這種觀念尤其針對女性,主張在三十幾歲自身條件尚可時,及時通過整容手術將容貌調整到最佳尺度,不要等到已經開始衰老再想辦法補救。在某些社會領域如時尚界,做過拉皮手術的臉已經顯得很正常,沒有做過的反而讓人感到別扭。很多曾經發誓不做整容手術的人開始動搖,因為這似乎不再是勇于面對衰老的表現,而是意味著因為沒有本事所以掙不到足夠去做整容的錢。

  社會對于衰老和不完美的容忍度不斷下降。2001年,《紐約客》專職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寫道:“比起那個被少數生來就是公眾焦點的漂亮寵兒們肆意支配的世界,我們寧愿生活在一個嗜睡者吃利他林,抑郁者服百憂解,其貌不揚者做整容手術的世界。整容手術換不來美貌,不過反正天生的美貌也不是用什么能換來的。二十世紀末的一大社會成就便是競爭中的違規行為。人們越來越堅定地相信,采取人為創造的非常規手段并不比利用天生優勢來得不光彩。”由此必然形成的一個結果就是,在很多場所比如公司董事會或是國會山,接受整容手術逐漸被視為繼續職業生涯的必備條件。

  當然,整容手術并非只有高收入者才做。那種認為接受整容手術的都是些愛慕虛榮、有錢沒腦子的人的觀點并不符合實際。事實上,多數接受整容手術的人收入并不算高。據統計,美國每年接受整容手術的人中,只有23%來自年收入5萬美元以上的家庭,有30%都來自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下的家庭。另有35%的人家庭年收入在2.5萬美元到5萬美元之間。很多人都是攢錢去做手術的,在他們看來,只需一輛二手車的錢就可以把該整的都整了,這實在很合算。

  整容手術的未來發展在于不斷擴大消費者群體和提高個體的消費需求。據估計,在今后幾年中,整容手術的數量將超過其他各類外科手術數量的總和。隨著技術的完善,手術將越來越不露痕跡。看著像整容手術的整容手術不是成功的整容手術,誰也不想讓別人說:“你的拉皮手術做得真好。”我們都希望聽到諸如此類的贊嘆:“嗬,你氣色真好,是不是減肥了?”或者“天哪,你是不是戀愛了?”這時,可以肯定,手術成功了。

  無需手術的治療方式也會繼續流行。各種新型凝膠抗皺注射充填劑成為市場上的暢銷貨。據《紐約時報》報道,在紐約這種治療的費用約為每次500美元,效果最多持續6個月。很多女性選擇這種美容方式,幾個月花上2000美元不是什么新鮮事。治療脫發的新方法也通過化妝品流通渠道得到推廣,最新的“毛囊單位移植術”比第一代植發技術有了巨大的改進。總之,美容業發展的整體形勢一片大好。據美國相關專業期刊估計,在美國僅整容手術所用的材料和器械,其需求量的年增長率將達到11%,2007年的銷售額將達到18億美元。

  一個行為藝術

  歸根結底,整容手術并不能使人們走向衰老的腳步就此停止。不過,我們也確實見到很多人因為整容手術的效果而感到幸福和滿足。反對者不應無視整容手術給人們心理上帶來的益處,而支持者也必須考慮由此引發的問題。整容手術可能會為某些個人帶來幸福,卻給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畢竟,我們所花費的金錢和精力不過是為了欺騙時間,終究都是徒勞的。

  難以接受整容手術的人,部分是因為這種行為拒絕承認人類的身體局限。整容手術盡量使這種局限變得模糊不清,但經過整形的東西通常不是長久的,而人也不是橡皮泥,想怎么改就能怎么改。然而,人的思想是自由的。現在的整容手術可能無法實現我們為自己設計的標準形象,但是一旦人們開始考慮如何使自己的身體獲得永久的改變,人類將面臨怎樣的挑戰?現成的例子比如對基因研究成果的應用,在整容這種極端個人化的消費行為中,未來實在難以確定。

  20世紀90年代,法國行為藝術家奧蘭(Orlan)創作了一組由多次整容手術構成的藝術作品。她的臉經受了數次手術,其中包括做出維納斯式的下巴、蒙娜麗莎的額頭以及普緒客式的鼻子。“表演”的全過程被拍攝下來,其中一張表現半麻醉狀態的奧蘭躺在手術臺上對著一個無線麥克風講話,周圍鬧哄哄圍著一群外科醫生和護士,裝飾著由三宅一生和帕克·拉邦納設計的產品。照片被作為“藝術品”出售,據說用以支付昂貴的手術費。但奧蘭宣稱,她創作這一作品的目的在于同自然和上帝的意志進行抗爭,同時也是為基因工程廣泛應用時代的到來所做的準備。這令我們多少預感到一些未來將要面臨的紛擾。

  據說馬克·吐溫曾說過這樣的話:“虛榮心沒有強弱之分,有分別的只是人們掩飾虛榮心的能力。”為整容手術打出社會民主的表現或是心理治療的需要之類的幌子,以此掩飾我們渴望完美身體的真實想法,這種做法并不可取。相反,我們倒是應該大大方方地討論一下整容手術的問題,弄明白應該如何看待日新月異的尖端科技——它賦予我們滿足虛榮心的能力,也使我們的虛榮心難以掩飾和掌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整容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健力寶事件
2005中超聯賽揭幕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最新汽車電子雜志
漫畫版《紅樓夢》
安徒生誕辰200周年
京城1800個樓盤搜索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