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財政該向公共需要傾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7日 22:30 紅網 | |||||||||
近兩年,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到更急需的地方,把錢投向基層與困難群眾,已成為湖北上下的共識。去年,全省52個縣(市)實行省管財政體制,省財政共計返還市縣2.25億元,地方實際可用財力凈增60億元。全省教育經費總投入達231.03億元,比上年增長21.6%,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年底,省財政又從新增收入中一次性安排政策性轉移支付教育專項資金4.7億元,解決農村教師工資發放,并將其納入以后省對縣轉移支付的基數。全省社保資金補助支出60.09億元,比上年增長26%;近兩年支農資金達59億元,相當于全省一年新增財力
公共財政是國家行政機關為履行行政職能、開展公務活動而進行的資金收支與管理活動,財政支出是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公共財政支出的范圍十分廣泛,既要維持行政管理、宏觀調控等必要支出,又要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和社會保障等。那么,如何切分公共財政這塊“大蛋糕”,重點向哪些方面傾斜才能促進社會進步與和諧發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湖北省把財政支出的重點放在基層和困難群眾,符合經濟社會的現實狀況,既符合以人為本理念,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我國現行財政支出范圍是從計劃經濟體制下演變而來的,還有某些與市場經濟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一方面,財政供給范圍過大,包攬過多,超出了政府職能范圍;另一方面,應由政府承擔的一些社會公共需要支出,因財力緊張而不能給予充分的保障。所以,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勢在必行。財政支出今后要逐步減少經營性領域的投資,大力壓縮行政事業經費,將財力主要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和社會保障。當前,我們在公益型事業、科技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以及解決“三農”問題等方面的財政支出還沒有完全到位,難以滿足現實需求乃至法定要求,阻礙了國家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與和諧。為此,按照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通過公共財政的傾斜政策,爭取盡快改變現狀,加快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步伐,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從近年來媒體披露的情況來看,一些地方在公共財政支出方面還缺乏正確認識,存在許多令人費解的問題,突出表現在財政傾斜的方向不對,把錢花在了不該花的地方。一是不惜花費巨資建豪華辦公樓,坐高級轎車,用高檔辦公設備等,大量資金用于政府機關和公務員的自身消費;二是頭腦發熱,超出當地經濟實力興建大廣場、寬馬路,亂上大規模建設項目等,營造“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三是財政支出不科學、規劃性差,該花的不花,不該花的亂花,造成資金浪費,經濟社會效益低下。用于政府自身消費和無端浪費的財政資金過多,就難以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滿足公共需要和社會保障,導致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和諧,乃至阻礙經濟社會的發展,結果政府形象受損,百姓得不到實惠,必然引起不滿。 財政支出看起來是投入問題、經濟問題,但由于它是政府行為,又是一個政治問題、社會問題。政府財政如何支出,向哪傾斜,充分體現出是否真正踐行“三個代表”,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正如湖北省常務副省長周堅衛所說:“科學發展觀不表現在公共財政的分配上,就是假落實!”他道出了湖北決策者們的共同看法:上面再難,難得過基層?公務員再窮,窮得過農民?寧可省直機關公務員工資不增加,也要把錢留給縣市,留給農村,留給困難群眾。這番話展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情真意切,令人感動。 當然,對于公共財政來說,不同時期、不同地方、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的“傾斜點”,但不管怎樣傾斜,都要堅持以人為本,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因為財政支出的每一分錢都是納稅人和民眾的血汗,是用來進行公共服務、滿足公共需要的,不允許過多用于政府自身消費和亂支亂花造成浪費,必須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科學的預算規劃謹慎對待。公共財政只有求真務實,貫徹“公民至上”原則,向公共需要傾斜,向大多數民眾傾斜,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稿源:紅網) (作者:梁守泰)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