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擬議對華紡織品特保 中國應努力周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7日 09:59 新京報 | |||||||||
昨日《新京報》報道,歐盟執委會4月6日將就限制中國紡織品進入歐盟市場進行討論。議題是討論歐盟25國在什么樣的基礎上能夠對中國紡織品進行限制。這將是歐盟第一次討論如何對中國紡織品施加可能的限制性措施。同時,美國政府4月4日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和服裝進行調查,從而確定是否需要重新實施配額限制,以保護國內紡織服裝業制造商的利益。
中國紡織品服裝行業最擔心的事情似乎終將成為現實,雖然歐盟內部對新普惠制意見不一,導致其提前3個月實施新普惠制的計劃泡湯,中國有關企業意外贏得了3個月的喘息時間,但美、歐擬議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實施的特保措施將可能使這點可憐的利益化為泡影。 美國、歐盟當局擬議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發起特保措施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十六條“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這項條款規定,自中國入世之日起12年內,如果原產于中國的產品對其他締約方的國內生產者造成市場擾亂,或者存在造成市場擾亂的威脅,該締約方可以對該項中國出口商品實施特別保障措施。 美、歐意欲限制中國紡織服裝產品,背景當然是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在后配額時代,顯示出了無與倫比的生產和出口能力。根據我國海關的統計,今年2月份中國對美出口服裝同比增長147%,達6.5億美元;對歐盟服裝出口同比增長188%,達7.83億美元。而根據美國商務部4月1日公布的統計,今年頭3個月中國對美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同比增長62%,達28.6億平米。其中部分產品增長幅度尤為驚人:全棉針織襯衣7830萬件,同比增長1200%以上;全棉褲子7410萬條,同比增幅超過1500%;內衣進口同比增幅也超過了300%.雖然雙方統計口徑有所出入,但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對美、歐出口大幅度增長確屬事實,這一事實可能引起進口國和其他出口國同行的反彈。 無疑,美、歐單方面發起針對中國產品的保護措施是不合理的,這種做法不僅有架空其全面取消紡織品服裝貿易配額的承諾之嫌,而且把前兩三個月的暫時現象當成了全年的趨勢。正如美國紡織品與服裝進口商協會執行董事勞拉·瓊斯指出的那樣,由于2月進口激增,前3個月的數據未能反映實際情況,晚些時候中國的出口就會下降,不會持續大幅度增長,美國政府實施調查實屬多余。 但已經發生的情況表明,前兩年我國紡織服裝企業過度投資擴大產能的負面后果正在顯現,我們的企業還是要對后配額時代可以贏得的國際市場份額,作出切合實際的評估。至少在短期內,還不可能指望贏得國際紡織品服裝市場50%乃至更多的份額,因為這只是無保護主義限制條件下的理想化的市場份額。除了推動發達國家承認我國紡織品服裝行業的市場經濟地位,我們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比如,建立、落實自動出口限制機制,避免發生貿易爭端。如果我們的紡織服裝企業能夠同時切實提高商品出口價格和檔次,自動出口限制反而可能提高我們的出口利潤;提高出口商品層次和勞動生產率,根本消除“傾銷”指控的基礎;在主要進口國組織盡可能廣泛的反貿易保護主義陣線,特別是發達國家的跨國零售商、品牌商,因為他們拿到了跨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利潤的大頭,有著強烈的內在動機開展政治游說,維護市場開放格局。在美國圍繞中國紡織品服裝發生的爭端中,美國紡織品與服裝進口商協會就為維護中國企業和他們的共同利益,發揮了顯著的積極作用。 紡織品配額消除了,但貿易保護主義沒有消失,還會以新的形式表現出來,至少在2014年之前,我們的紡織服裝企業還必須打起百倍的精神與特保措施周旋。上述應對之策也許存在種種缺陷,但在保護主義威脅之下,也許這是我們惟一現實的“次優”選擇。 □梅新育(商務部研究院博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