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中美貿易戰烽煙再起 > 正文
 

倡導良好的職業操守 以專業精神處理貿易摩擦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8日 12:09 中國經濟時報

  ■產經分析 ■程永如

  以專業精神處理貿易摩擦,要求我們既要敢于交涉,又要善于交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方利益交織。整體利益是由各種局部利益組成的,各個局部利益相沖時,就要敢于交涉。以反傾銷為例,由于其具有的準司法性質,各國政府的行政部門一般不愿介入太多,也會常常以“準司法,不便干預”為由推脫責任和避免在國內政治中陷入被動,同時也表示
,“如果你們覺得有爭議,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在WTO要求磋商”。而從技術入手,“就事論事”,從反傾銷協議的具體條款中交涉,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會引起有關國家反傾銷機構的重視。這就是善于交涉。我們需要保持雙邊和多邊交涉的有機整體和連貫性,不能由于部門利益人為將其割裂開來。在技術層面上敢于交涉和善于交涉,是專業精神的自然體現,擔心影響雙邊經貿關系大局是沒有必要的。如果我們老是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對手就會掌握我們的懼怕心理動輒要挾,使我們陷入被動,處處受到牽制。

  以專業精神處理貿易摩擦,要求我們重視對外談判,靈活應用談判籌碼。談判不是簡單的討價還價,談判者需要關注對方利益,并尋找可能的最佳替代方案。談判者需要策略,有時候需要主動出擊,有時候又需要聲東擊西。一個優秀的談判者,需要在掌握原則的前提下,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自主決定出牌,靈活應變!皩⒃谕,君令有所不受”,如果沒有授權,我們的談判者將不能自如發揮,談判底線也會向對手暴露無遺。

  以專業精神處理貿易摩擦,需要政府和企業溝通順暢。在由計劃向市場的轉軌過程中,政府與企業關系容易由過去的“完全依賴型”變為“互不買賬型”。我們需要克服這種不良的傾向,保持良好的溝通,企業在遇到貿易摩擦需要政府時不要擔心和抱怨政府不作為,政府在處理貿易摩擦時也需要以企業的利益為導向。各國到WTO磋商的案件,一般都是企業首先向政府施壓,政府向WTO遞交的。我們的企業需要將有關情況及時通報政府,政府也需要加強與企業聯系,不要害怕壓力,壓力會變成對外交涉的動力。如果我們的政府不了解企業的呼聲和訴求,怎么能真正為企業服務呢?政府工作的意義又何在呢?

  專業精神、責任心和行政效率是公共部門的三大支柱。以專業精神處理貿易摩擦,是中國政府和企業的必修棵。中國選擇加入WTO,就等于選擇了新的發展戰略和全新的思維方式,政府的傳統管理面臨挑戰,政府績效也亟待提高。較之GATT,WTO的爭端解決機制更為有效,更具有約束力,這是烏拉圭回合談判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加入WTO雖然已經三年多了,但我們對爭端解決機制的利用還十分有限,與當時加入的初衷不符。這不僅是因為人員結構、語言等技術上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因為存在思想認識上的誤區和體制上的問題。東方民族強調“和為貴”,但面對紛爭,我們需要將道理說清;東方民族擔心“輸”,但很多案件涉及多個爭議點,一般的結局都是有輸有贏,過分擔心結果而裹足不前,或者怕承擔責任,都是缺乏專業精神的體現,也沒有真正做到“平常心”!皠贁∧吮抑J隆!备M一步地說,有的時候,輸的是案子,贏的卻是利益、時間和經驗,同時也有利于增加對規則的理解,有利于積極參與新一輪談判的規則澄清與修改。我們需要創造寬松的環境,不要怕輸,也不要人為設定前提條件,要鼓勵專業精神和大膽交涉,否則會增加相關人員的壓力,“不敢越雷池一步”。誰不希望自己的案子能贏呢?企業是案件的主要利害關系方,自然也需要收集、整理并提供翔實的舉證材料,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不論是在WTO,還是在雙邊交涉,工作層都需要真正做到專業化。

  弘揚專業精神,倡導良好的職業操守,以國際慣例處理貿易摩擦,向國際同行看齊,是中國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中國政府真正服務納稅人的體現。讓我們務實吧!(下)

  作者為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2003屆MPA、梅森研究員、世界銀行學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貿易摩擦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賺錢
熱 點 專 題
百事音樂風云榜投票
SKII化妝品遭投訴
3.15 消費者權益日
花樣滑冰世錦賽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們
深圳提高購房貸款首付
購房還貸計算器匯總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