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點議題的變遷反映出社會對公正的共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7日 15:50 南方周末 | |||||||||
來源: 南方周末 作者:李方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議題與往年有很大變化:“民營經濟”、“私營企業家”、“財產保護”,甚至“國企改革”,紛紛讓位于“農民”、“教育”、“公平”等話題。
不是說前一系列話題不重要,但是我們必須抓住更要緊的。 當下最要緊的事情之一是什么?無疑是不能夠讓貧富差距繼續擴大下去。此次“兩會”,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非常明確地提出,要“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設的成果”,并在記者招待會上指出,今年是改革年,強調“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構建和諧社會,也要靠改革”。 我們已經看到,越是既得利益集中的地方,改革就越艱難。都知道改革艱難是體制原因,但體制又是什么?從某種意義上說,體制無非是分配利益的一套規則。因此說到底,還是既得利益的問題。 改革不是零和游戲,但是改革的確要動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我觀察到往年“兩會”必定站出來替富人說話的一位學者,今年也開始談論窮人的公平了。很顯然既得利益集團必須學會讓步,就像企業主們必須改善工作條件以應對民工不足。這是一條真理:你必須讓別人活,自己才能活得更好。 來自其他區域或領域的代表、委員更是著力談論公平和公正。大家似乎都有一種共識,不能再拖了! 于是我們看到一股合力,試圖拉住那架沖向兩極分化的馬車。 這就是今年“兩會”的典型景觀。 在這樣的背景下來理解中央提出的建設和諧社會的理想,它正是憂患中的自覺,一提出就已經被深刻領會,并且成為今年“兩會”的主題之一,從今年“兩會”的特征,我們更加深切地理解:中央的綱領性思路如此迅速深入人心引起共鳴,表達的正是全國上下的一種共識。 如此,可以說,今年“兩會”的最大成績之一就是思想、觀念的轉變。追尋歷史脈絡,這種轉變,或許可以上升到歷史的高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先后經歷過兩次頭腦風暴,第一次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第二次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而這回堪稱第三次頭腦風暴,“公平”終于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也就是說,正如建設和諧社會的綱領所表述的,公平是其顯著特征。 至于具體措施,還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指望畢其功于“兩會”一役。從關涉公平的制度安排來看財政、稅收兩件事情也是理解今年“兩會”實質的一種思路或者說線索。財政:在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免除貧困地區孩子學費、向國有煤礦投入30億安全資金等,都是人所共見的亮點。稅收:小到蕭灼基為奢侈商品消費稅吶喊,大到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額、利息稅存廢、房地產稅的爭論,實際上都是一個思路,以往那種無差別的征稅方式必須改變,必須讓富裕人群承擔更多的稅賦責任。 從這種意義上看,今年“兩會”堪稱關注弱勢群體的“兩會”,是構建和諧社會、走向未來的關鍵時段。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