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過火不等于敲詐勒索 當為消費者正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6日 08:19 中國青年報 | |||||||||
李堅 日前,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遇到了這么件案子:因懷疑購買的月餅里有陳餡兒,消費者吳某要求月餅廠家賠償5000元,最終被警方逮捕。有關方面提醒消費者,維權不能過火,以免變成敲詐勒索。(3月14日《廣州日報》)
其實,有些消費者的維權行為,表面上看有些“過火”,比如“因懷疑購買的月餅里有陳餡兒,消費者吳某要求月餅廠家賠償5000元”,但也不過是一個民事行為,一件受民法調整的行為,而不應被看作犯罪。執法機關將這樣的行為作為敲詐勒索處理,是不妥當的。吳某向生產廠家索賠,是在正當地行使權利,即使索要的金額過高、做法欠妥,這也是民法的問題,公安、檢察機關也不宜介入。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支持消費者在權益遭受可能的侵犯時,有索賠的權利。那么,其索賠的數額應是多少呢?從損失來看,除了物質損失外,還包括精神損失。而當前我國的精神損害賠償是沒有確切標準的。就消費者而言,他并不明知法律能支持他的最大限度是多少,因此其提出賠償5000元或者更多,是對其權利的主張,不能認定為非法占有,因此也就不能定性為敲詐勒索。 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時,按照《消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解決糾紛的途徑是多方面的:(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上述途徑在解決社會糾紛方面是平等的、互相補充的關系,并不存在“哪些途徑正當,哪些途徑不正當”的區別,當事人可以從有利于解決紛爭的角度自由選擇,并無任何性質上的區別。不能認為通過訴訟進行高額索賠不構成敲詐勒索,而直接找廠家進行高額索賠就構成敲詐勒索。在協商或法律作出最后裁決前,不能表明其主張是“不當”的。即使消費者在協商維權時提出要找媒體將此事曝光,這也是他的合法權利,不能定性為要挾。 在這里不妨做一個反向思維:如果消費維權過火屬敲詐勒索一說能夠成立,那么是否意味著,每一個維權的消費者,只要其最終到手的賠償金額達不到其先前主張的額度,就意味著該消費者的行為是敲詐勒索? 《消法》的制定,已經表明了國家的態度;尤其是規定對商品欺詐和服務欺詐的行為,可以雙倍賠償,就是鼓勵消費者向這些違法行為作斗爭。消費維權過火的行為或許有一定的欠缺,但主流是對的,符合法律,應當受到社會支持。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