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造真能挑戰中國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6日 02:04 每日經濟新聞 | ||||||||
王德華 中印兩國由于經濟增長相近、產業結構相似,可能引發的經濟競爭已經無法回避。“印度造”真的會挑戰“中國造”嗎?這是近來被國內外媒體炒得紛紛揚揚的問題,也是筆者不久前去印度考察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
在筆者出訪印度的行程中,聽到頻率最高的詞組是“印度應學習中國”,“孟買學習上海”,“中印合作和共贏”。這次訪印得到的印象是:“印度造”正在努力追趕“中國造”,但在短期內“印度造”尚不足已構成對“中國造”的威脅。 記得就在三年前與印度朋友交談時,他們怎么也不相信中印貿易能在2008年實現100億美元的目標,因此根本談不上“中國造”的影響。想不到中印貿易去年就達到136億美元。 當時,印度市場上中國貨很難見到。見到的大多是地攤上堆滿的走私來的偽劣產品,由于缺乏全面了解,“中國制造”在印度某些人眼中幾乎是“偽劣產品”的代名詞。然而,隨著近年中國商品從正規渠道的涌入,印度各界對中國商品的印象有了很大改變。 筆者在這次訪印中發現,印度市場上到隨處可見的電子器材與電腦配件,尤其是電子、燈飾、玩具、服裝、鞋類、陶瓷、家具、建材等中國產品在當地市場最受青睞。“中國造”的名聲開始叫響。印度朋友告訴我,不久前他們曾偶然品嘗中國的紅葡萄酒,口味之純正竟讓他以為是法國原裝進口貨。要是能有渠道從中國進口這種酒,肯定會受到印度上層人士的喜愛。 從與印度朋友交談中筆者獲悉,印度確實千方百計地想把“印度制造”打進中國。印度已經在我國連續兩屆舉辦“印度制造產品展覽會”,匯集了來自印度汽車、汽車配件、食品加工、鋼鐵工業、化學制品、水泥工業、軟件業、機床工業和時裝等領域的60多家公司,然而,據報道,觀眾參觀過后,臉上的表情更多的是失望,采購不太踴躍。可以說,“印度制造”要打進中國尚需時日。 就紡織業而言,據報道,2010年印度紡織業有望達到千億美元,印度紡織和服裝業將創造1000萬個工作崗位,其中500萬屬于直接崗位。目前印度正進行廣泛的改革,以現代化促進紡織業的發展。印度朋友說,目前印度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數量不如中國多,但由于其設計式樣更適合美國,其實現的價值增值遠遠超過了中國。 與此同時,印度正采取揚長避短策略,不與中國拼“制造業”,而是大力發展服務業,發展“后臺辦公室”。就在筆者訪印期間,印度國大黨進步聯盟政府推出了第一份全年預算,表示該預算的宗旨是保持由服務業主導的高速增長,同時大幅提高用于落后農村經濟的支出。 中國以發展硬件為主的制造業,印度以發展服務業為主的“后臺辦公室”是并不存在激烈競爭的。印度工業聯合會代表在孟買對筆者表示,建議中印兩國間要進行更多的省邦一級合作以推動中印雙邊貿易的發展。他稱,中印兩國在制造業上完全可以進行優勢互補,爭取共贏。 (作者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南亞中亞研究所所長)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