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琪:雙穩健政策可以應對未來幾年經濟形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1日 11:23 中國新聞網 | ||||||||
中新網3月11日電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今日在《中國證券報》上撰文指出,雙穩健政策是形勢發展的必然,可以應對未來幾年經濟形勢。 實施雙穩健政策是形勢發展的必然 文章指出,200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從2005年開始實施穩健的財政政
2004年,積極財政政策主要做了兩個微調,一是取消執行了幾年且成功達到目的的提高出口退稅率政策,二是將長期建設國債發行額在2003年已經減少100億元的基礎上,再繼續減少300億元,發行1100億元。這兩個調整,實際上已經意味著財政政策從“積極”轉到了“穩健”,政府不再像1998年-2003年那樣以大規模發債和出口減稅方式來擴大投資和刺激出口了。 在實施減少國債投資和取消出口退稅的政策措施后,2004年的經濟增長快、穩、好,經濟增長沒有“著陸”,仍保持了平穩較快勢頭,GDP增速與2003年的9.3%基本持平。這說明,一年來財政政策從“積極”到“穩健”,財政、貨幣政策從“單穩健”到“雙穩健”的過渡在實踐上是平穩的、順利的、成功的。在這個基礎上,正式改變提法,明顯宣布新的政策取向,就能夠得到各方的認同,不會產生大的思想震動。 文章提到,從純周期理論角度看,“雙穩健”政策屬于短期政策,屬于整個穩健政策中的一種組合形態,適應時間不會很長。但是,考慮到穩健措施具有較大彈性,就像1998年以來的穩健貨幣政策具有較大彈性一樣,我們可以運用這個政策取向來應對可能為幾年的經濟形勢,可以用這個政策取向來應對2008年前后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變化。 只要我們不斷改善宏觀調控,提高宏觀調控的技巧和水平,避免經濟大蕭條是完全可能的。這就要求調控好一些主要的經濟指標,總體思路是“平穩增長,積極就業,適度投資,擴大消費,物價基本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具體定量指標是:長期建設國債發行年均在800億元左右,M2和信貸增長15%左右,投資和消費增長分別為15%和9%左右,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分別增長4%、13%和10%左右,CPI在2% 左右,登記失業率在4%左右,經濟增長速度穩定在8% 左右。特別是經濟增長速度,既不要過于偏離潛在增長水平,又不要出現“當前對未來的透支”,既要防止出現過熱,又要防止過冷,政策措施著力于拉長周期時間,減緩波動幅度,實現長期的平穩快速增長。 政府干預應當適時適度 文章稱,現代經濟離不開政府干預,但是在同樣的政府干預下,也有可能產生大起大落,也有可能出現衰退或蕭條?梢,就同只有自由市場而沒有政府干預會出現經濟蕭條一樣,只有政府而沒有市場也會出現經濟蕭條。比較好的選擇是什么呢?是市場機制加政府干預,是在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同時,合理有效地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宏觀調控的合理、有效,主要表現在調控政策取向的選擇,調控時間的把握,調控措施的組合,以及調控手段和調控方式的運用,集中起來看就是要適時適度。無論是向上調控還是向下調控,都要把握好時機、節奏和力度。 就“時”而言,既要注意預見性,打提前量,有準備性,更多地進行預防性調控,不要等到矛盾和問題已經非常嚴重時才動手,防患于未然是其精髓;又要注意措施出臺的時點、節奏安排。中國人出行、做事喜歡講“天時”,強調要注意和利用好大的氣候,要適應氣候變化,不能逆潮流而動,但是,政府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造勢”,可以創造和推動潮流。因此,政府宏觀調控在考慮“時”的因素時,要將主、客觀統一起來,不能只是跟著形勢走,更不能只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特別是在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愈益增大的新形勢下,這一點尤為重要。 就“度”而言,要注意四點。一是要注意宏觀調控措施的力度,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松緊度,這個松緊度要根據當前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來定。二是要注意宏觀調控措施是綜合的,還是單一的。綜合措施的效果要看措施的配套和協調性,配套協調得好,調控效果就好,反之就不好。三是要注意宏觀調控措施是同向的,還是反向的。同向措施會產生共振的力度,反向措施會產生抵消的力度。四是要注意宏觀調控措施是一次性實施,還是分步實施,一次性實施是“用空間換時間”,調控力度較大,對經濟的震動強度也比較大。分步實施一般指的就是微調,就是小步漸進,是“用時間換空間”,調控力度較小,對經濟的震動強度也比較小。 今后政府的宏觀調控,如果注意了適時和適度,就可以促進經濟平穩增長,減少波動,既防止過度繁榮,又避免經濟危機和蕭條,當然也就可以避免佩佐夫所講的“2008年中國大蕭條”,過好這個坎。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