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請用五種視角看世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1日 09:20 新京報 | |||||||||
站在中國這個“圓心”由近而遠地看,今天的世界已不是以前的世界。在這種情況下,應如何合理把握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復雜關系?在我看來,優化我們看待世界的“眼睛”,很有必要。 具體來說,在中國人需要重建的“中國眼光”底下,應納入當代中國人視野的,是以下五種逐漸遞延的視角:
中國視角。從橫向來看,中國文明相對歐洲文明、印度文明及其他文明,是獨立的文明體系,有獨特文明傳統,在世界觀、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現在的中國仍然會傳承以往。而從縱向來看,當代中國已處于自身歷史的新階段,在文明形態與外部環境上同時展現了不同于以往的新態勢。這樣,就要善于從中國的國家利益、中國自身文明史的角度,權衡把握對外交往。 東亞視角。中國首先是東亞區域中的中國,“中國眼光”的第一步自然延伸,就是要站在東亞看世界。東亞區域在過往年代,形成了一個文明區域,相對其他文明區域有其顯而易見的獨特性。在這種相對殊異的文明構成中,東亞區域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也有自身歷史傳統,并對當下的東亞世界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何啟用東亞自身文明傳統并對它進行再造,以施用于區域關系的發展演變,對這樣的問題中國應認真考慮。 非西方視角。中國是作為一個非西方大國的事實與定位,加入和參與近代以來的世界政治的,它在近代的命運沉浮,是非西方世界命運沉浮的一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度參與大國同盟,而在二戰結束后卻與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打成一片,且重返聯合國也端賴第三世界國家有力支持的歷史,提醒當代中國在拓展對外交往的思路時,對已作為外交傳統一部分的非西方外交,仍要給予足夠重視。 大國視角。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同,中國在歷史上具有大國傳統。而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特別是重返聯合國并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后,中國重新以地區大國的形象,出現在世界政治舞臺上。中國的大國經歷及當下仍在蓬勃展開著的不爭霸的大國實踐,要求中國在思考自身的國家利益與國際責任時,要在目標、理想、價值、道義、行動等方面,都要做出更加慎重的權衡選擇。 全球視角。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是東亞世界體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球政治系統的有機組成;鴉片戰爭后的中國在外部壓力下,被迫改變交往方式;現在,中國已“融入”世界。而人類史在近現代的最大轉折,就是從先前的相對離散的世界,不斷演變成了如今的相互關聯的世界。在一個利益與價值都相互關聯、彼此互動的世界上,當代中國人要培養起站在中國看世界,又從世界看中國的強健意識,以實現中國與世界的和諧共振。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