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富:2004年10大話題公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9日 23:42 《中國財富》 | ||||||||
10大話題公司 一個公司的一個動向,引起某個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的激烈討論與深度思考。這是公司上榜的理由,不僅僅看公司本身話題的多少。 朗訊:遭遇“中國潛規則”
2004年4月9日,朗訊總部宣布解雇其中國區的4名主管人員,包括朗訊中國區總裁、首席運營官、一名市場管理人員和一名財務經理。理由是4名主管涉嫌違反《反海外腐敗法》,通過行賄手段為公司換取業務。一場關于跨國公司如何應對“中國國情”的討論油然而生。 愛立信:楊邁引爆職場健康 2004年4月8日晚,愛立信中國區總裁楊邁心臟驟停猝死在健身房,據說是因為工作強度太大。而同樣在4月份,麥當勞全球CEO吉姆·坎塔盧波也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于是引發了社會對職業經理人健康問題的普遍關注。 相關鏈接:麥當勞、均瑤集團 格林柯爾:“郎顧之爭”口水戰 2004年8月10日,郎咸平炮轟格林柯爾,指責顧雛軍在國退民進過程中席卷國家財富。8月17日,顧雛軍以個人名義指控郎咸平對其構成誹謗罪。由此引發經濟界、學術界乃至全社會關于國有企業改制的一系列爭論,至今余音不絕于耳。 用友:空降兵何經華離去 2004年11月2日用友公司宣布,由董事長王文京接替何經華擔任用友股份公司總裁。何經華的提前離開引起外界各種猜測。空降方正的李漢生、空降TCL的吳士宏,均是躊躇而來,黯然退出。一時間,具有外企背景的本土企業空降兵的命運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 華為:與思科的專利戰 2004年7月28日,華為公司、思科公司、3COM公司向美國得克薩斯州東區法院馬歇爾分院提交終止訴訟的申請,歷時1年半的思科與華為的專利之爭最終以和解而告終。華為對此案的處理為想要國際化的中國企業提供了很多經驗。 相關鏈接:海信狀告西門子 安利:直銷立法望穿秋水 2004年12月11日是我國承諾對外開放直銷市場的期限,整個2004年國家都在加緊制定直銷監管法規。 關于直銷的討論使安利公司成為了普通民眾關注的焦點。人們對安利直銷模式有著諸多質疑,對“中國式傳銷”的深惡痛絕意識再次蘇醒。 沃爾瑪:遭遇工會風波 2004年11月,中華全國總工會表示,將對在中國拒不建工會的一些跨國公司提起訴訟,而這些公司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零售巨頭沃爾瑪。半年前,就有媒體報道沃爾瑪在珠三角的供貨商存在勞工權益被剝奪的問題。這一次,跨國企業里員工權利問題再次凸現。 微軟:輸了大單亦霸權 微軟從未淡出人們的視線。2004年11月27日,北京市政府采購辦公室宣布,取消"計算機操作系統及辦公套件正版軟件供應商"分包項目,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剛剛敲定的2925萬元微軟操作系統及辦公套件正版軟件被取消。此舉是針對之前有人提出政府軟件被微軟壟斷而做出的更正。 耐克:好創意壞廣告 2004年11月底,耐克公司耗資1億元制成的“恐懼斗士”的廣告在央視體育頻道及各省市電視臺播出后,外界的反應卻是公司始料不及。一部分華人認為該廣告有侮蔑中國人形象的嫌疑,因為廣告中的NBA巨星詹姆斯一一突破了具有象征意義的中國老者、飛天和龍的形象。一時間惡評如潮。 國美:露出終端的利牙 2004年2月,成都國美和成都格力爆發爭端,原因是國美在沒有提前通知廠家的情況下,突然對所售的格力空調大幅降價。作為強勢終端,國美的姿態不是從2004年才開始顯現。而國美與格力的公開較量,則引起了上下游關系的又一場討論。 朗訊: 朗訊中國區4名高管因行賄而被解雇,這在中國的確算件大事。這一事件是在公司依據《反海外腐敗法》對23個朗訊海外公司進行審計的過程中發現的。而結果是,除了中國,其他國家都沒有類似問題。 據某外企的一名員工說,在中國,如果不通過這種手段,很難獲得訂單。而這其中有很多方法。比如,將行賄的錢通過開列“項目服務費”、“技術咨詢費”等賬目來支付;用簽小合同的方式將錢移支出來;在做零售的有現金流動的公司用支票來換現金等。這些錢可以直接交給受賄人,或者用其親屬的名字存入銀行,還可以用國外的賬號來存儲。總之,國家的稅務部門是查不出來的。 這一事件的發生一方面顯示出朗訊公司的勇氣,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中國制度不健全的現實。那么市場經濟浪潮中的人們究竟該如何認識這種用“回扣”換訂單的潛規則?經理人又如何在這種前提下運營公司?這也許是個說不完的話題。 愛立信: 據說楊邁4月8日剛從上海出差回來,忙碌了幾個星期之后終于給自己安排了健身的時間,沒想到卻永遠休息了。因為楊邁平時對員工非常親和,員工聽說這個消息都非常傷心。 楊邁1994年加入愛立信,在中國拓展業務已有8年。在愛立信最為困難的2000年,他臨危受命,擔當起愛立信在中國業務的掌舵人。2003年愛立信相繼拿下數筆大單,楊邁對中國業務的發展功不可沒。 當一代巨人將公司扭虧為盈,正要大展宏圖時,卻因為工作強度太大而突然辭世,空有抱負卻只能付之黃土,不禁讓人扼腕嘆息。 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人們卻很少把健康提上議程,直到出現突發事件。而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也是因為工作強度太大,在今年11月份英年早逝,僅僅38歲,留給尚未成年的兒子14億的資產。 格林柯爾 格林柯爾可稱年度話題公司的代表,一個學者對一個企業的質疑竟然演變成全社會對整個國有企業改制以及經濟學家道德良心的大討論。 2004年8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以《格林柯爾: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中狂歡》為題發表演講,指責顧雛軍在國退民進過程中席卷國家財富。 郎咸平表示,經他研究,顧雛軍先后收購了科龍、美菱、亞星客車以及ST襄軸等四家公司,號稱投資41億元,但實際只投入3億多元,期間采取了多種手法巧取豪奪。 郎咸平將顧雛軍的“巧取豪奪”歸納為以下7種手法:1、安營扎寨:顧氏通過格林柯爾收購的企業多數是上市公司,但是在每一類產業的上端都是一家顧雛軍100%控股的私人公司,各產業間表面上看來毫無交叉關聯。2、乘虛而入:顧雛軍收購四家公司時,均以公司大幅度虧損為由,壓低收購價格。實際上,這些大幅虧損都是顧雛軍一手制造的。3、反客為主:顧雛軍總是在股權轉讓完成之前進駐目標公司,入主董事會或成為董事長。4、投桃報李:顧雛軍入主收購公司后,上市公司再與原來控股的大股東之后的關聯交易動輒數億元。5、洗個大澡:科龍此前的運營費用為其營業額的10%左右,顧雛軍當上董事長后就將其提高到20%,大幅提高費用必然導致巨幅虧損。完成收購后,又將其降到零,制造接手后即大幅扭虧的假相。6、相貌迎人:被收購的公司經營一年后,立即扭虧為盈,交出一份漂亮的財務報表。7、借雞生蛋:對科龍的一系列收購活動進行分析,發現顧雛軍利用了科龍電器的強大現金流,而不只是單單靠他個人的資金。 8月17日,顧雛軍正式向香港高等法院遞交訴訟狀,以個人名義指控郎咸平對其構成了誹謗罪。由此掀起了“郎顧之爭”,引起全社會的強烈反響。之后,張維迎在中國企業家論壇深圳高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使得這場爭論升級,網上評論鋪天蓋地。隨后的日子里,圍繞如何評價過去二十多年來的國有企業改革,對民營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應該做怎樣的價值判斷,郎咸平是否代表“困苦”的中小股東利益,張維迎是否在為“無良知”的企業家們代言等,中國的經濟學界引起了暴風驟雨般的大討論。這場龍卷風把整個傳媒界都卷了進來,幾乎掀起了全社會的狂瀾。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