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讓中國經濟挺直腰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7日 15:54 《財經界》 | ||||||||
在去年春天的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此后的一年里,“中部崛起”成為中部地區各省擘劃經濟藍圖時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 繼“沿海開放”、“西部大開發”和“東北振興”之后,中國現在又提出“中部崛起”戰略,分析人士指出,這顯示了中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決心。
在2004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首次被列為200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之一。會議提出,“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結構調整的重大任務”,要“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專家評論說,這預示著中國的區域戰略開始由非均衡增長轉向互動協調發展。中國區域經濟“多輪驅動”的新格局正在逐步成形。 事實上,在去年春天的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此后的一年里,“中部崛起”成為中部地區各省擘劃經濟藍圖時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 據悉,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正在研究支持中部地區崛起的財政和稅收政策,顯示2005年“中部崛起”戰略將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安徽、江西6省在內的中國中部地區,面積102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的10.7%;人口3.61億,占全國人口的28.1%;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國23%。中部地區處于中國內陸腹地,起著承東啟西、接南進北、吸引四面、輻射八方的作用,是著名的“糧倉”或“魚米之鄉”。 然而,近年來中部地區卻出現了經濟放緩的趨勢,特別是在東部沿海開放、西部大開發和東北振興的背景下,位于中國版圖中心的這一地區正面臨“凹陷之憂”。中部地區的官員們也不諱言自己的失落。 科技部“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課題組”的研究報告顯示:中部地區的人均GDP,在1980年時相當于全國平均數的88%,1990年下降到83%,到2003年時只有75%;在GDP總量上,中部與東部之間的差額在20多年間增加了6倍。 令人關注的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部地區GDP與全國GDP的相關系數正逐漸增大。區域經濟專家、武漢理工大學教授胡樹華指出,這說明中部的經濟發展與全國的關系隨著時間推移日漸緊密,中部經濟發展的速度將直接影響到全國經濟的發展。” 胡樹華認為,中國提出“中部崛起”戰略是有遠見之舉。“一個人只有腰板挺直了,才能立得正、看得遠、走得穩。中部就是中國的‘腰’,對于全國的區域經濟協同發展至關重要。” 中部六省的區位優勢明顯、綜合資源優勢突出,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商品棉基地和能源基地,具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水資源和旅游資源。作為中國現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中部地區工業基礎和科技實力也比較雄厚。專家認為,中部如果能夠崛起,就能為中國東西互動、南北合作提供堅實的支撐點,實現全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 令人興奮的是,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中部省份顯露出崛起的姿態。安徽省2004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472家、合同利用外資12.1億美元,均創新高,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躍居全國第15位,比上年提高了3位。江西省去年固定資產投入和引進資金增幅均列全國前三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中部各省就如何實現崛起展開積極籌劃。中共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說,有競爭力的產業將是中部崛起的基石。湖北將做大做強包括鋼鐵、汽車、光電子在內的優勢產業。 安徽省則期望“打造制造業基地,加快融入‘長三角’,在中部崛起進程中率先突破”。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表示,除了采取措施調整農業結構外,工業化將成為河南經濟發展的“引擎”。 如何在促進中部崛起的具體政策上有所突破,中部各省如何形成既“競賽”又“協作”的長效機制,已成為實現“中部崛起”刻不容緩的重大議題。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中部崛起”將不再只是一個口號。著名經濟學家、世界銀行終身高級顧問鄒恒甫說:“中部將是中國經濟未來最重要的增長極,它的崛起不僅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意義的國家戰略,更是中國能否真正實現復興的關鍵所在。”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