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權意識到平權意識 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6日 14:25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韓曉靜 “和諧社會” 真是一個適應性、包容性和時代感都很強的概念,成為2005年全國兩會的主題是眾望所歸。 兩會自然是提案、議案云集北京的時刻,也是各利益階層爭取自主權利的時刻。在
如果仔細分析當前中國政治、經濟、社會中存在的諸多矛盾,都不難發現特權意識泛濫的痕跡。起先,由于政府擔負著管理公共財產、社會事務和保護社會成員的責任而擁有了專屬的權利。但是,一旦這樣的權利失去制約就會演變成特權。這一特權與不完善的市場經濟相結合,就難免墮落成為尋租的工具。特殊的權利造就特殊的產物,不管是“紅頂商人”還是“商人紅頂”,都是特權意識產下的畸形兒。 當特殊權利被泛化,從而極大地削弱了平等權利的時候,自然引發了社會上普遍的特權崇拜。舉一個常見的例子,在北京的許多汽車配件城里,很多私家車私自安裝車用警報裝置。一些車主對此直言不諱:“誰不想特權一把?” 這種心態很容易從上游找到起點。本來,享有車用警報裝置等“特權”的人群應該是法定的執法部門和某些特殊行業,并且只能在特殊時刻享受。而事實上,這種特權人群和特殊時刻早就被人為地擴大了。許多“非法”的特權往往已經被“合法”化或“半合法”化了。 而這換來的就是普通百姓對于正常特權的不信任,進而也加入到尋找特權的隊伍中去。久而久之,“特殊”與“平等”都被傷害得體無完膚,整個社會的運轉成本就難以承受了。 “特權”意識的泛濫,有我們幾千年等級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歷史淵源。但更重要的現實原因是,處在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階段中,我們習慣用特殊來替代規則,用特權來解釋權利,而又毫無障礙地把這些都歸結為適應“中國特色”。 就拿高科技園區來說。全國各地的園區在稅收上都享受優惠政策,這本來是對高科技產業的扶持,但在現實中往往變味兒:園區為了招攬企業入園,使大批并無資質的企業享受了不該享受的優惠,造成國家稅收的流失。而為什么他們會不計代價地轉讓這種特權呢,不過是因為高新園區在土地方面也享有特權吧。 讓特權意識轉化到平權意識,需要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來推動。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和諧社會”的提出其實也從側面印證了中國在經歷了連續的經濟高增長之后,有條件來改善社會文化。經濟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而經濟和諧首先應該是各種經濟成分的和諧。在我們的各類經濟體都已經有了一定基礎的現實條件下,應該到了多制定平等游戲規則的時代。 下一階段,無論對于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還是外資企業,都應該少提扶持,多講規則。而各利益群體,也應該只爭取平權,不爭取特權。前不久中央出臺的《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確立了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制度的政治地位、明確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國民待遇,就是一種權利的回歸。當然,在一些壟斷性行業的準入方面,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壟斷企業對既得利益的維護。這意味著在市場經濟秩序下,特權與平權的博弈即將展開。而近來關于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并軌的討論,也具有消除特權的重大意義。所謂的“超國民待遇”、“次國民待遇”必將退出歷史舞臺。畢竟,經濟力量的和諧,是機會的和諧,是資源分享的和諧,是權利與義務的和諧。 愿“等級”、“扶持”、“優惠”、“特殊”、“例外”等詞匯離我們漸行漸遠。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