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反哺農業仍需耐心等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6日 11:31 經濟觀察報 | |||||||||
孟雷 今年兩會召開前,農業部副部長范小建在山東召開的全國春季麥田管理現場會議上透露,全國已有26個省區市宣布提前免征農業稅,約有7.3億農民今年將減輕農業稅負擔200多億元。
200多億不是一個小數字,但也有人認為200億元聽起來很大,但平均到每個農民頭上其實才只有30元,這讓他們對這項措施的興奮“打了一個折扣”。他們認為,農民最迫切需要的,其實不是免除農業稅,而是免除“其他費用”。 的確,對于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來說,最難承受的不一定是農業稅。 不能否認,在很多地方,在很多人的遭際中,變相的亂收費現象仍然存在。但是另一方面,也必須看到和承認,隨著《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的施行,“村民自治”、“一事一議”觀念和法規的逐漸深入鄉村。法律知識的增加,和全新的依法辦事的觀念改變了農民,而且在大多數的鄉村見到了效果,亂收費在鄉村里不是隨便就可以收了去的。 同樣地,傳統宗族秩序趨于瓦解,使鄉村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內部穩定性的同時,也使“人群”逐漸散開為能夠獨立承擔社會、私人事物和責任的家庭以至個人,利益取向由共同體走向差異化。這個民情基礎,正是凡收錢花錢都必須經過“一事一議”的法規基礎。 所以,最重要的問題依然是在工農業剪刀差的問題上!三農”漸成顯學,城鄉差別仍然巨大,剪刀差人人喊打,使其逐漸消弭已成共識——“使當農民只是職業選擇,使住農村只是環境選擇,而不代表降低物質需求、供應水平和生活質量”,這當然是最令人可興奮的將來,但三步是否能并做兩步走,卻是一個須謹慎對待的問題。 可以確定的預期有兩個:一、近期目標不是完全消除工農業剪刀差,而是承認它的存在并且盡力縮小它;二、在很長時間里,可能還不會有大幅提高種植補貼等全面“反哺”農業的消息。 如此說來,即使取消農業稅只減了30元,我們仍然應當”十分興奮”,因為這是一項穩健和務實的措施。 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工業(包括城市)反哺農業(包括農村)的階段實際還未達到,因為工業化和城市化本身的現狀還是疲軟的而且薄弱的,不僅無力反哺農業,而且還有著對剪刀差的現實需求。 那么,這種現在還無法完全停止的“剪切”會到何時為止呢?按照進入長期大額補貼狀態國家的模式,一般規律會是這樣:一是切無可切。再切下去不再有多少的“油水”,但會帶來非常大的麻煩,并已感覺到這個危機。大約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曾對德國人憂心忡忡地說:“如果德國鄉村沒了生機,那么城市也將窒息”;二是工業成熟到獨立發展的階段,才能停止剪切,并逐步進入到以就業、教育、醫療、直接高額資金等方式補貼農業的時代。對照來看,中國還沒有達到這個臨界點。 2003年以來,糧食直補、稅費改革、農村合作醫療的重建、鄉鎮教師工資發放上劃、取消城鄉戶籍差別以利自由流動、加大轉移支付比例等行動,中國已經推進了不少。但人們為何仍會感覺“興奮打折”呢?——直補加的錢不多、稅改減的錢少點、醫療能報銷的上限低了點、教師工資縣發但得鄉繳(農業稅沒有了農業鄉鎮沒錢繳)、戶籍差沒了但待遇差還在(比如三險能否入保)、轉移支付加大了但僅能多少保住鄉鎮干部工資——這樣的不滿足很多,歸根結底是能拿出來反哺的錢太少,拿不起。 在目前工農業產值比基本固定的情況下,增加農業利潤將以減少工商業利潤為前提,幾乎是必然的。我們認為,現階段政府的目標只能是“減負”,而不是“反哺”,在我們承認城鄉發展已明顯失衡的狀態下,開始減少向農業、農村、農民索要而已。想開始不打折扣地興奮,我們還沒有本錢。 當然,人們急于實現工業對農業反哺的心情可以理解,如果一定要等到工商業有了足夠發展、有了足夠的政府可支配利潤才會發生這種反哺,那未免太遲了,因為“足夠”這個概念難以測量,實際是在你行有余力的情況下,不忘記把人家或心甘支援或自己從人家那里強“調度”來的利益送回去,并付上利息,這更該叫做“還賬”或者“償付”。于是,事情只會是這樣,而且只能這樣來——拱卒不已,使“減負”永遠是最正確的提法和做法,直到走到實際已可以看作是“反哺”的程度。而且,這樣也就好計量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