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中國財富》2005 > 正文
 

中國財富:10大標點人物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4日 19:25 《中國財富》

  句、逗、頓、嘆,商業人生的起伏跌宕正如標點符號。不同的標點,折射不同的職業生涯狀態。

  兩個句號

  長虹集團前CEO倪潤峰:他的句號來得十分突然。2004年7月,他“情理之中,意料之
外”地“閃電”離開了19年來服務的長虹,他的位置卻戲劇般地再次被“雪藏太子”趙勇獲得。1998年倪氏主導囤積彩管試圖“整頓”電視市場,卻被技術升級無情阻擊,造成77億元庫存,最終黯然退休。“復辟”之后,倪氏低調經營,但是長虹試圖通過多元化降低電視制造的綜合風險的嘗試,卻長期沒有起色。2002年,長虹利潤降到了歷史最底谷,僅1億元。

  三九集團前總裁趙新先:他是用98億元的銀行欠款和“免職”來書寫屬于他的句號的。醫藥行業是中國最“恐怖”的暴利行業,市場次序長期混亂。三九藥業是整個醫藥行業商業化、現代化“啟蒙”時代的成功典范。無節制的擴張和混亂的管理導致三九藥業下屬的機構多達200多個,甚至趙新先本人都不清楚其中一些公司的股權和資本問題,國營企業的尾大不掉在一個具有現代商業色彩經理人的管理下依然重蹈覆轍。不論趙氏的結局如何凄慘,三九藥業20年間從500萬人民幣到200億人民幣的資本發展軌跡都將有新的發展方向。三九品牌將不乏同道買家。

  兩個嘆號

  經濟學家郎咸平:經濟學家都在為各自的利益團體代言,不過郎咸平炮轟國企MBO,自稱是為中小股民代言,在其他一些的經濟學家看來,肯定是在“自斷財路”。論戰似乎將永無結論,單人挑戰的“堂吉柯德”模式只能引來眼球效應,企業家和經濟學家各自的工作計劃都沒有被打亂。不過郎氏在國企MBO這臺紛繁復雜,糾纏不清的大戲上唱出如此不協調的聲音,還是讓人難忍驚嘆。

  國家審計署署長李金華:審計國家部委,是一個臟活累活。歷來審計部門就是走過場,一個部門去對抗整個官僚機構是極其困難的工作。很難預測審計風暴會涉及到多少利益,也更難預李金華的仕途能走多遠。或許只有把審計風暴公開化、輿論化,審計部門才多了一條明哲保身之外唯一的履職方法!

  一個頓號

  國美電器總裁黃光裕:他是2004年的富人榜的“新科狀元”,是家電企業不敢得罪的零售業巨子。不過,他只是中國首富的一個階段性代表。從農業巨子到IT先鋒,中國首富人選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財富積累的最高成就,而且更是資本市場概念更迭和行業興衰的指標。比爾·蓋茨已經盤踞美國首富多年,這才是美國經濟轉型期過后進入穩定期的標志。

  一個省略號

  四通控股CEO史玉柱:腦白金和黃金搭檔是史玉柱“頓悟”后的杰作。2004年8月史玉柱出任四通控股CEO,再次承擔公司的復興大業,把一家高科技公司轉型為“保健品”公司。史玉柱本人從失敗到重新崛起的故事背后是一個違背商業規則的潛勢力在起作用。所有的商業內幕都無法用現有的商業模式來解釋,只有用省略號來代替。從現在中國商業發展階段來看,史玉柱從IT精英角色的蛻變顯得尤其的異類。因此,史玉柱成為欲言又止的省略號人物當之無愧。

  三個問號

  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宏生:在寬敞的會議室中幾大股東被幾個西裝革履的人請到廉政公署“協助調查”,這個在香港電視劇常見的情節發生在了黃氏身上。國內股市長期不景氣,到美國上市又面臨語言、制度等多種問題,因此,很多大陸企業都把開放而成熟的香港資本市場看成“圈錢”寶地。不過,短短的幾年當中,商人們對完善的資本市場監管體系還缺乏真實的體會。不論黃氏是否存在經濟問題,制度的權威性都將成為商人們心中的共識。保釋后,黃氏短期內仍然不能離開香港,只能遙控創維。創維是否已經脫胎為現代企業,這是一次大考。

  均瑤集團主要繼承人王瀚:父親的突然去世,作為長子,他將繼承數億資產。改革開放的春風造就了新中國第一代巨富,現在這些財富將逐步由他們的后代繼承。在未來的20年中,遺囑公正、遺產避稅都將成為新興的法律咨詢熱點。似乎可以預見,越來越多的遺產官司將成為影響社會的公眾話題。而對于失去父親的王瀚來說來,如何面對輿論,如何接班家族企業,還有巨額財富將給他的生活帶來如何的影響,都還是未知數。

  中國石化總裁王基銘:兩天閃電簽約“F1”,“瘋狂”花掉8個億,王氏對社會傳遞的雷厲風行的印象可見一斑。不過,對于中國石化的目標消費群體來說,大預算購買的央視廣告時間往往都是深夜播出的“垃圾時間”。王氏此舉是為了在國內打開潤滑油市場,還是圖謀海外市場和品牌推廣,一向少有品牌行為的中石化讓人摸不著頭腦。在潤滑油年銷370萬噸的大市場上,高檔潤滑油約占市場總量的20%,利潤卻占整個市場的80%,外國品牌約占據高端市場的85%。中石化年90萬噸的銷量基本都屬于中低端產品。因此, “乾綱獨斷”的個人決策在如此重大的商業舉措中所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如何來評估個人決策與投資風險的關聯程度等都會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個破折號

  微軟中國區前總裁唐俊:2003年末就傳出唐駿要離職的消息,但是到一家本土“新銳”的“家族所有”公司任職對于唐駿的“海歸”和“領先”企業背景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轉折。對于大多數的本土創業型公司來說,到納斯達克上市已經到達了本土職業經理人能力的頂點,在此之上的國際化資本運作、大企業管理規范和世界性競爭策略都必須更多地依賴國際化的經理人,而恰巧這種版本在中國是珍稀動物,尤其是在中國土生土長的本土經理人。現在,正如中國企業給外國企業打工多年,外國企業為中國培養經理人也已經多年。隨著本土經理人“天花板”問題一再成為話題,不僅僅國際企業需要面對棘手的事實,更多本土企業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將遠遠高于國際企業。因為,直到現在,本土企業還沒有辦法明確本土經理人乃至本土企業家到底能“長”多高。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第77屆奧斯卡盛典
駕駛員培訓新大綱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CBA全明星賽陣容公布
上海地產面臨泡沫破滅
京城在售樓盤分布圖
劉曉慶文集:自白錄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