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會計全球化浪潮洶涌 商業語言謀求統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3日 17:43 《會計師》雜志 | |||||||||
據不完全統計,到2005年為止,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已在將近92個國家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很多采用本國會計準則的國家也宣稱,他們的會計準則是以IFRS為基礎的,或者是與IFRS相似,甚至是一致的。2005年似乎是會計全球化的關鍵時刻。在全球會計界,IASB大有一統天下之勢。 我們需要一種全球統一的商業語言,那就是會計。會計全球化 時機已經成熟
文/特約記者 劉年 據不完全統計,到2005年為止,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已在將近92個國家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很多采用本國會計準則的國家也宣稱,他們的會計準則是以IFRS為基礎的,或者是與IFRS相似,甚至是一致的。2005年似乎是會計全球化的關鍵一年。在全球會計界,IASB大有一統天下之勢。 會計全球化風起云涌 早在2002年,歐盟就要求所有的歐盟上市公司從2005年起必須按國際會計準則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歐盟更于2004年明確表示,除兩項有爭議條款(公平價值條款和風險規避條款)以外,將從2005年1月起在歐盟范圍內采用統一的會計標準。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陳靜告訴我們,其實,歐盟執行國際會計準則,或者說,想協調采用比較統一的會計政策,并不僅僅是從2002年開始的。在這之前,歐盟也有陸續的文件出臺,主要是通過一些指令來要求歐盟的各個國家。這些指令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益,但指令的執行要通過歐洲各國的議會、國會去批準,真正去執行。有關會計方面的指令主要包括會計信息的披露、會計報表的格式等。只是到了2002年,才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時間表。 那么,2005年已經過去將近兩個月了,歐盟各國是否真的按照預期全部很好地實現了這一目標呢?陳靜說,因為國際會計準則是在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下制定出來的,但各個國家在執行的過程中,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同情況。國際會計準則的推行,主要是歐盟和IASB及各國政府之間的協調,而不像美國會計準則有一個證券委員會那樣強有力的準立法機構去要求推行。從表面的層次上看,大家一定都要執行,但是,具體執行的情況,各國的理解都是有一定差異的。所以,是不是說2005年到了,大家一刀切,肯定都完全執行國際會計準則了呢?在執行和理解的程度上,恐怕還是有疑問的。 談到日本,陳靜說,“日本的準則應更靠近美國。但是,在美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進一步靠攏的情況下,日本的會計準則也會越來越接近國際會計準則。雖然,我接觸的日本企業不是特別多,但是,在我所接觸的日本客戶中,一般都要求我們報送的報表大多數要按國際會計準則來編制。我不知道是他們考慮中國國內接觸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多,還是出于他們企業本身考慮。據我后來了解,日本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日本國內有它自己的會計準則,與美國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都有一定的差異。目前,日本正積極地與IASB接觸,希望IASB能夠考慮、吸取日本國內的特殊情況的會計處理。”北京清培教育研究院院長安生浩太郎先生(也是美國注冊會計師)的話正好印證了陳靜的看法:“如果說,10年前日本的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只有很少部分相同之處的話,那么,現在,隨著近幾年日本會計準則的不斷修改,已經和國際會計準則十分接近了,步子邁得相當大。” 早在2002年,針對美國出現的會計丑聞,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黃德偉就指出,香港與美國會計準則有所不同,美國著重于條例文字上斟酌,而香港則與國際準則較接近,會考慮到原則問題。他表示,會計準則會于當年與國際接軌。從2003年至2004年,香港的會計準則進行了大量的修正,使其無論從結構上還是從內容上更接近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香港會計師公會行政總裁張智媛則于2004年11月表示,香港會計準則將于2005年1月起,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全面接軌。 進入2005年,南非特許會計師協會高級主管Linda de Beer在一個報告中說,南非會計實務委員會將原封不動地采用IRFS,將來地方性的通用會計準則將完全比照國際標準。相信在2005年,IASB和IFRS將會是最熱門的會計關鍵詞。 美國與IASB的相互融合 Randy Howard是美國注冊會計師、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教授,現在北京清培教育研究院任教。他說,美國從前認為自己的公認會計準則就是最好的,但是自從安然事件后,美國的態度開始發生了改變。美國會計準則在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截止到2005年1月份,美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共有119項不同之處,主要的不同之處有關于編制年度比較財務報表的規定、綜合所得的報告等方面。美國財務準則委員會(FASB)和IASB一直在為兩者的協同作努力,比如,兩年一度的聯合會議、主要協同方案的合作研究以及短期協調計劃等等。 那么,這是否代表美國準備放棄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轉而采用國際會計準則呢?楊有紅教授認為沒有這回事。美國只是采用國際準則的做法。說美國準備放棄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轉而采用國際會計準則,主要是講美國的股票期權會計準則,美國是準備放棄的。實際上,FASB也是一直堅持費用化的,認為不費用化,是歪曲了報表。美國的一些知名人士都是支持費用化的,比如巴菲特。但是,在美國,很多硅谷的高新技術企業,認為股票期權最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高科技企業是成長型企業。凈利潤對于成長型企業來說,是不能很好地衡量企業的業績的。而股票期權費用化則會影響企業的凈利潤指標。所以從前,美國主要是由于政治力量的對比,違心地放棄了股票期權費用化,而實行表外披露。美國在安然事件后,股票期權費用化的條件已經成熟。從美國準則的發展歷程來看,其實,即使沒有國際準則,美國也會這樣做。 楊教授又強調,僅僅是上面的例子,并不能說明是美國會計準則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兩者其實是一個相互吸納的過程。國際會計準則演變到現在,有些是國際會計準則向美國的準則靠攏,國際會計準則如果認為美國的準則比較成熟,就會采用。比如說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IASB就不專門頒布相關準則,而采用了美國的做法。國際會計準則講國際協調,主要是協調資本市場發達的國家,而美國的資本市場最發達。Randy Howard也認為,在美國會計準則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的時候,并不僅僅是美國的會計準則在變化,而是兩方面都在變化。 IASB的作用 在會計全球化的浪潮中,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無疑是最重要的角色,起著最關鍵的作用。楊有紅教授說,IASB雖然不是政治機構,而只是一個民間機構,是一個管理和協調資本市場的機構,但是在全球的影響很大,并且將會越來越大。它的發展經歷過三個階段:第一,發現各個國家會計準則的差異;第二,達成協調的方法;第三,促使采用統一的準則。IASB由14名理事組成,是由受托人任命的,其中12名為全職成員,2名為兼職成員。理事會成員的首要條件是技術專長。理事會成員來自9個國家,有著不同的職業背景。理事會成員的選擇不以地區代表性為基礎,受托人應確保理事會不會被任何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利益所左右。IASB旨在制定高質量、易于理解和具有可行性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此外,IASB還將聯手世界各國的會計準則制定機構,以實現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 陳靜認為,怎樣與各國政府、相關的證券監管機構,立法機構協調,把國際會計準則的執行推行下去是IASB面臨的一個主要任務。IASB肯定要走上層路線,通過與各國政府的協作,最終通過法規或者指令的形式把國際會計準則推行下去。 為了使國際會計準則在各個國家順利推行,IASB在制定準則的時候也會考慮各個國家的需要。楊有紅教授舉例說,比如為剛采用國際會計準則的國家考慮,國際會計準則發布了解釋公告第8號(首次采用國際會計準則作為首要的會計基礎)規定:如果是從05年采用國際會計準則,就要假設05年前也采用國際準則,即對重大會計差異追溯調整,但有兩種例外:1.除非已經明確規定采用過渡性條款,可以不采用調整;2.如果采用,調整數沒法確定,或者確定起來很麻煩,可以不調整。第八號解釋公告就為那些準備實行國際準則的國家提供了準備。另外,在具體會計準則的制訂上,IASB也會考慮各國的不同。比如說,美國和IASB要取消權益法,但是日本認為,日本家族企業很多,兩個企業合并可能就是單純的合并,找不到誰是購買方,誰是被購買方。后來,IASB妥協,制定了新起點法,以適應日本這些國家的需要。因為,在資本市場并購中,日本也是積極的參與者。從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來,IASB是考慮到各個國家的協調,但是它協調的主要是在國際資本市場比較活躍的國家,而不是所有的國家。 IFRS的局限性 既然國際會計準則主要協調的是在國際資本市場比較活躍的國家的利益,所以有人說,國際會計準則難免“歐化”和“美化”。那么,在會計全球化的趨勢中,某些資本市場不太發達國家的利益是否會因為采用國際會計準則而受到損害呢? 對此,陳靜表現出一種很平和的態度。她認為,在全球的經濟角色中,歐美是占主導地位的,必然,在制定國際會計準則的過程中,他們說話的聲音就比較大。另外,他們的資本市場本身很活躍,機制比較健全,他們對經濟現象的投入的研究也比較多,他們市場的運作形式代表了一種先進趨勢,國際會計準則必然要向先進靠攏,所以,現行的國際會計準則主要反映了歐洲和美國的傾向也是很自然的。而對于很多市場經濟不發達的國家,由于在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中,聲音比較微弱,國際會計準則很難全面地考慮到他們的利益。對于這些國家來說,一方面,要加強跟國際社會的溝通。因為國際會計準則不可能包括所有的經濟現象,多加強溝通,比如派代表列席會議,以觀察員的身份提出問題,能夠讓IASB更多地了解他們的情況,提請IASB考慮。另外,這些國家要加強自身建設,使他們的市場更加完備,對經濟現象的研究更加深入,逐步縮小和先進國家的差距,以避免更大的損失。另外,換一個角度來看,雖然說,采用國際會計準則可能會有損失,但是,如果不采納國際會計準則,就無法真正融入國際資本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損失可能會更大。所以,在采用國際會計準則的問題上,每個國家都需要權衡利弊。 而楊有紅教授則結合我國的情況來談這個問題。他認為,不能說采用國際會計準則損害了哪個國家的利益。無論哪個國家要參與國際資本市場,采用國際會計準則都是理所當然,不是想或者不想采用的問題。但是,國外的會計準則都是要求公司制企業采用,其他企業可以選擇采用,但在中國,如果完全按國際會計準則,那么所有企業則都必須采用,這樣就會損害我們的利益。這是因為一方面完全采用國際會計準則,企業的成本很高。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編制報表還不是最大的成本,主要是要相應建立一套嚴格的監管體系,保證企業按照準則去做,這項工作花費精力相當大。這個成本要比實行會計準則本身要高得多。另一方面,完全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編制的報表也不能滿足需要。因為國際會計準則主要是為投資者作決策的,而不能滿足某些企業評價管理者業績的需要。 推而廣之,也就是說,采用國際會計準則并不一定會損害國家的利益,但是,盲目地完全照搬國際會計準則,而不考慮自己國家的國情和需要,則會損害國家的利益。陳靜也認為,國際會計準則不可能完全代替各個國家的會計準則,只靠一套國際會計準則來完全約束所有的經濟行為或者說反映出來所有的經濟行為,是不太可能的。即使是在歐盟內部,各個國家的情況也不一樣,比如法國的企業,政府性更強,好多大的企業都有政府背景。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財務報表就要滿足政府的需要。而德國企業比較明顯的是,他們的稅收很重要,所以,他們在編制報表時,很多時候主要反映稅收方面的要求。之所以出臺國際會計準則,是因為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運作的公司需要一個比較趨同的會計準則,這樣大家比較好理解相互的會計信息。國際會計準則就是在一個框架內,使大家看待會計信息有一個統一的原則。而這些公司的會計信息除了滿足國際資本市場運作的需要外,還要滿足國內各方面的需求。而要滿足國內各方面的需要,僅有國際會計準則是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的。 會計全球化的時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成熟 我們看到,2005年,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加快了會計全球化的進程,那么,現在是否真的到了一個在全球范圍內統一會計語言的時機了呢?對于這個問題,采訪中,我們得到了幾乎一致肯定的回答。 Randy Howard指出,美國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相像。日本也在向國際會計準則靠近。我想任何一個國家都在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 楊有紅也認為:和以往相比,目前,會計全球化的時機比任何時候都成熟,這不是由于政府的推動,而是資本市場的推動。這不僅僅是IASB的要求,也是各個國家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要求,否則,報表就沒法編制和比較。如果所有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的企業都采用國際會計準則,則會大大減少信息披露的成本。有一個大家都可以相互參照的準則,還是很有好處的。 而陳靜對這個問題也有著相同的看法。她說,中國有句話叫水到渠成。全球會計統一,從現在來看,應該是個比較成熟的時機了。從前,美國在世界經濟的主導地位很明顯,但是,自從歐盟貨幣統一后,歐盟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另外,中國經濟也在崛起,全球的經濟不再是一點非常亮,而是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都很活躍,再加上IASB前一段時間的鋪墊,確實到了一個應該全球會計統一的時機了。另一方面,從IASB來說,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如果還是沒有一個真正的時間表來執行IFRS的話,對于它自己本身的一個權威性樹立來說,也會有一個反面的懷疑了。 另外,美國的妥協也對全球會計統一起了很大的作用。IFRS和美國會計準則的互相妥協,互相溝通,為全球會計統一做了良好的鋪墊。從今后的發展來看,兩者肯定還會有摩擦和分歧,但大的趨勢不可逆轉。A IASB的由來 IASB的前身是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理事會。IASC成立于1973年6月29日,為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墨西哥、荷蘭、英國和愛爾蘭及美國的職業會計團體之間達成一項協議的產物,其目標是制定和發布國際會計準則,促進國際會計的協調。截至2000年底,IASC已經擁有來自104個國家的143個成員,已頒布41項國際會計準則和24項解釋公告。中國于1998年5月正式加入IASC,中國上市公司已經開始采用國際會計準則編制會計報表。 2001年3月,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基金會(IASCF)作為一個非營利團體在美國的特拉華州成立。2001年4月1日,該基金會下設的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從其前身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承接了國際會計準則(IFRSs)的制定責任,總部設在英國倫敦。這意味著有關方面對I ASC的重大改組基本完成。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主要結構特征如下: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基金會(IASCF)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它包括兩大實體:受托人和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此外還包括準則咨詢委員會(SAC)和國際財務報告解釋委員會(IFRIC)。IASB理事由受托人任命,受托人還負責執行審查和募集所需要的資金,而會計準則的制定則由IASB專門負責。 美國對國際會計準則態度的轉變 國際會計準則與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是目前國際上兩個最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準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會計職業界早期對IASC的態度冷淡。20世紀90年代后期在IASC核心準則制定取得實質性進展的背景下,SEC領導人發起高質量會計準則的討論,實質上是對國際會計核心準則的質疑。然而,在現實利益的驅動下,尤其是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EC)對國際會計準則的態度明朗后,美國立即改變消極觀望的做法,轉而全方位積極介入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改組,決心在控制國際會計準則的發展上發揮主導作用。 2002年10月29日,FASB與IASB的合作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雙方正式達成了協議,朝著全球會計準則趨同的目標合作。FASB和IASB共同發布了一份備忘錄,開始正式將FAS與IFRS的趨同作為雙方的義務,雙方在各自的議程中,都增加了對雙方準則中的某些特定差異尋求一致的解決方式,并期待就此在2003年下半年發布征求意見稿。IASB主席David Tweedie在為與FASB的合作而歡呼的同時指出:“這是我們與國家準則制定機構合作實現一套真正全球化會計準則進程中的又一至關重要的步伐。盡管我們意識到前方會有很多挑戰,我還是十分堅信我們能夠消除國家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之間的主要差異。同時,通過最大程度地利用美國GAAP和IFRS以及其他國家會計準則,世界資本市場將會擁有一套為投資者信任的全球化的會計準則。”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