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關注“三農”問題 > 正文
 

民生之所在 提前免征農業稅發出積極信號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1日 08:53 中國經濟時報

  潘多拉

  農業部副部長范小建日前在山東召開的全國春季麥田管理現場會議上透露,全國已有26個省區市宣布提前免征農業稅,約有7.3億農民今年將減輕農業稅負擔200多億元。暫未免征農業稅的河北、山東、云南廣西甘肅等5省區,今年將繼續降低農業稅稅率,其中相當一部分市縣已宣布免征農業稅。中央提出的5年免征農業稅的戰略目標有望提前實現。

  記得去年這個時候,在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開幕的第一天,政協委員楊志福就對媒體坦言農民之苦:中國農民的負擔太重,國家農業稅收一年幾百億,這些錢從別的地方擠得出來,為什么要在農民身上收?建議有條件的地區徹底取消農業稅,起碼種糧食的農民就不要交農業稅了。楊志福委員的建議,在去年“兩會”會場內外引起強烈共鳴。僅僅一年之后,免征農業稅的工作就取得突出進展,局面令人欣慰。

  國家向農民征收農業稅,在中國的工業化初期,在計劃經濟年代,可以說是農業向工業提供支持、農村為城市作貢獻的一種必需,但中國的工業化發展到今天,市場經濟已經取代計劃經濟,繼續向農民征收農業稅,就不再是一種必需,而只能是一種“慣性歧視”,一個得不償失的敗筆。幾年前有一組數字,幾乎讓人不忍復睹:美國2000年對每公頃耕地直接補貼100—150美元,歐盟為300—350美元,而當年中國的農業稅攤到土地上,每公頃約為100—150美元,一正一負之間,中國農民每耕種一公頃土地,平均比外國同行少收入200—500美元。有專家算過一筆賬:國家如果免征農業稅,財政每年頂多少收入400億元,如果取消對糧食(及棉花)流通環節的補貼,則可以省下數百億乃至上千億。國家財政這幾年增長較快,去年達到了2.6萬億元,免征400億元農業稅根本就不算什么。假如有人仍然斤斤計較于那400億農業稅的“損失”,甚至為了征收400億不惜耗費千兒八百億的征稅成本,那不能說他們太過不智,而只能說他們做人太不厚道,對農民缺乏最起碼的階級感情了。

  “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必須始終抓緊抓好。縱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胡錦濤語)中國現在總體上已經處于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經濟實力,如果順應這一趨勢,自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就可以形成工業與農業相互促進、城市與農村共同繁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反之,則可能承受不住經濟社會結構快速調整、各種利益關系復雜變幻帶來的巨大壓力,造成收入差距和社會矛盾擴大,甚至出現經濟發展徘徊不前和社會動蕩。所以,免征農業稅不只是給9億農民免除幾百億元稅負的問題,更主要的還是一個尊重9億農民的權利和自由、與農民一起分享社會進步的成果的問題,是一個如何正確認識農村與社會穩定、農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的問題。

  免征農業稅為農民減輕了負擔,為農業減輕了壓力,但“三農”仍然繼續存在。“三農”問題的根本解決,有賴于減少農民的數量,即把越來越多的農民從農業轉移到非農業,從農村轉移到城鎮。為此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引導和鼓勵農民進城務工經商,保障他們在城市生活中的各項權利,幫助他們像城市居民那樣工作、居住、消費。據測算,如果能夠使大部分農民工在城市定居,同時使鄉鎮企業的職工穩定在非農產業,那么,留在農村的糧食種植業農民的收入可以提高40%以上,在未來20年里,糧食種植業農民的收入還可提高30%以上。這樣的生產水平和收入水平,已經與城市居民相差不遠了。

  26個省區市宣布提前免征農業稅,一度看似高度敏感的“農業稅雷區”,就這樣被我們跨過去了。此舉兼具實質意義與象征意義,它向全社會發出了一個積極信號:農業基礎薄弱、農民收入水平低、農村發展滯后的問題,是可以而且必須盡快予以解決的;努力克服城鄉二元結構的弊端,消除妨礙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建立資源在城鄉之間合理配置的市場體系,建立新型的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實現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農業稅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雙響炮
詮釋愛情經典漫畫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