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官員自殺的神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8日 09:43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朱四倍 近來,不斷有官員自殺成為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諸如江蘇省鹽城市廉政辦公室主任、湖南省衡東縣教育局局長、原吉林省公路建設局局長,分別以跳樓、臥軌、撞墻方式自殺身亡,原因是他們涉嫌貪污、瀆職等罪而被調查。每一條官員自殺的新聞無一例外吸引著媒體和公眾的眼球,原因何在?
筆者認為,媒體與公眾關注官員自殺并非僅為獵奇,而是更關注這些事件背后對政府和官員功能與責任的考量。 關注官員自殺是對政府公共性的關注。從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公共性是政府作為公共部門管理活動的最終價值,因而公共管理中的領導必然是帶有“公共性”實質的公共領導。公共領導首先考慮的是為誰服務的問題,其次才是怎樣做好服務。正因為公共性的特征,官員自殺才成為公眾和輿論關注的焦點。此為關注原因之一。 表現出公眾對官員是否損害了公共利益的關注。政府是由各個機構組成,而各個機構又是由各層官員組成的。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政府機構都有自己的行為目標,而其行為目標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是存在差異的。政府官員也是社會人,有各方面的欲望。在可能的條件下,某些官員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約束失去作用,則極容易產生腐敗。于是,不論官員的自殺原因何在,都會使公眾產生“腐敗”的聯想。此為關注原因之二。 關注官員自殺原因之三在于,對政府透明度的關注。我們知道,為了維持組織和領導人的權威,政府不自覺的對自身擁有的信息實行封鎖,造成行政行為透明度不高。我們見過太多的某些地方政府只將形象工程公之于眾,其決策失誤的成本則淹沒在這些“成果”中。官員自殺應打破“神秘”,將調查結果公布,給公眾一個透明的政府形象。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