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稅取消后農民仍是納稅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7日 14:07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梁發芾 近來各地都相繼取消了農業稅,于是各地的報道中都說農民從此沒有稅費負擔。如2月21日《羊城晚報》的報道說:“今年起全省免征農業稅,至此,廣東農民已沒有稅賦負擔。”
取消農業稅減輕農民負擔當然是大好事一樁。但是如果說從此農民沒有任何稅賦負擔,則是對于中國稅賦制度的重大誤解,不利于確立人們尤其是農民的納稅人地位,形成農民的納稅人意識,進而行使納稅人應有的權利。 農業稅地位尷尬,無法歸類,一般勉強歸于所得稅。但是,從所得稅來看,這種稅種是不合理的。因為與市民相比,市民的個人所得稅在月收入800元以下是免征的。但農民的農業收入,很少有每月超過800元的。因而,給農業收入課稅本身并不公平。取消農業稅,是稅制走向公平的一步。 但是,由于中國的稅制結構并不像美國那樣以所得稅為主,而是以商品稅為主。因此,即使取消農業稅,農民作為消費者,同樣還在消費環節給國家納稅。只不過,此時的稅賦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即存在所謂的財政幻覺,自己常常并未感覺到。 具體來說,商品稅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等。商品稅是間接稅,容易轉嫁,即法定納稅人常常會把納稅義務轉嫁給他人,因而具有隱蔽性。這類稅收名義上由經營者繳納,但是,最后多多少少有一部分是要轉嫁給終端消費者來承擔。所以,在消費活動中,表面看是經營者納稅,但本質上總有一部分稅金由消費者最終承擔。因此,農民在消費環節,必然會支付稅金。 商品稅不但容易轉嫁,而且對于窮人、富人都是一樣的按比例征收。因而,一般認為這個稅種與量能納稅的原則是有沖突的。而且由于其隱蔽,法定納稅人總是以納稅大戶自居,而事實上的納稅人卻不知道自己是納稅人,容易形成自卑心理。這對于實際納稅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商品稅因為征收成本低等優點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但千萬不要把由其隱蔽性帶來的誤解當成事實。西方諺語說:只有死亡與納稅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只有認識到人人都是納稅人這個道理的時候,人們的納稅人意識才會覺醒;而納稅人意識,正是享受公共服務、監督國家公共權力必不可少的意識。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