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入市推中國經濟 把握資本市場歷史性機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7日 12:08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縹緲 把“商業銀行可以設立基金公司”看做是落實“國九條”的重大舉措,分析文章很多。大體上說,它可以有效分流儲蓄,為資本市場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協調發展;有利于穩步推進商業銀行改革,優化資源配置。然而筆者以為,商業銀行可以設立基金公司的意義,遠遠不止以上這些。
“活水入市”助推中國經濟 首先,我們必須看清楚,“一行兩會”所發布的“商業銀行可以設立基金公司”的利好政策,對于我國資本市場,其中最本質的政策含義到底是什么。 從制度上說,對于我國的商業銀行,按相關法規,在目前是不可以直接投資于股票的。其最具體的體現形式,并不是很多分析所稱的“銀行資金無法入市“,而是中國的資金根本不能擺脫銀行業,所以,銀行資金本來就在場內。問題在于,所謂“銀證不通”,其中制度性的障礙,是指相關渠道不通,是指我國的商業銀行“不能自行設立證券投資基金”。從《證券投資基金法》中可以看到,我國商業銀行的每一分錢,如果想要“投資于證券類產品”,那么,它就會立即脫離“銀行信貸業務”的基本定義,搖身一變,成為徹頭徹尾的“證券投資基金業務”,不但我國如此,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商業銀行法》,其實都是如此。 可以這樣說,對于中國的金融市場,“打通銀證”的全部政策性的“關鍵點”,在于銀行業可以設立投資基金。“一行兩會”的通知,使這一老大難的問題,終于獲得初步的、而且令各方均比較滿意的解決方案。 其次,商業銀行設立基金業務,本來是“天然的”金融活動。一般來說,商業銀行理應先于其他市場機構進 入證券業務。在海外,幾乎所有的商業銀行都會設立投資基金。以香港為例,自1997年以來,香港商業銀行之所以能夠在金融風暴中擺脫債務困擾,與港銀各大機構所設立的基金優異的投資績效密切相關。從這種意義上說,在任何時候,允許國有商業銀行以及股份制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應該是今年以來力度最大的“長效政策”之一,這不但符合我國金融改革的大潮流,也為岌岌可危的資本市場,注入了新的血液。 其三,從信貸結構的角度分析,商業銀行也獲得了新的金融投資工具,可免去一定的利率負擔。這對于鞏固去年以來的宏觀調控的經濟成果,意義更加重大。當前,我國內地居民存款總額常年保持在12萬億元以上,以10%的基金業務計算,也將有1.2萬億元進入資本市場。 其四,此舉解決了以往在中國股市中,由于“買方”缺位所形成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多空失配”,如果再不“打通銀證”,不能讓買方的力量決定一切,資本市場處境堪憂。 自去年“國九條”發布以來,市場屢創新低,投資者損失累累,卻只贏來大盤股還將“不斷發行”的市場傳言。對于“國九條”,最需要的,本來就是要盡快打通銀證,河流必須流入大海,金融市場必須與資本市場同榮共辱、共存共亡。讓市場的資金能夠流動,獲得最基本的動態平衡,是任何一個股市理應得到的生存條件。 把握好歷史性的大機遇 事實上,這完全不是一個中性政策,市場對此的反應并不充分,對此政策的確實把握,我認為,不但要有政策的感覺,還要真正了解一下中國的金融體系,我們有可能正面臨一個很重要的發展機遇。 對于“打通銀證”,筆者認為,這決不是一個可以“大而化之”的簡單的政策——大家要注意到這一政策中,所存在的各種市場機會,各大機構,包括現有的基金與券商機構,甚至民間資本,誰能在本輪行情中,確立自已的風格,誰就會贏得今后的主動權,這完全取決于誰能最快、最精確地把握好當前的政策。 當然,我也相信,在市場選擇的另一端,更多的是“人云亦云”的“跟風者”,具體到某一只股票,如果大家都認為它不值這么多錢,它就會真的不值這么多錢。《兵法》說:“先發者制人”,大體上也就是講這種時候,“一利再生一利,一敗再生一敗”。 說白了,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推動力,資本市場是現代金融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我們國家要想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不能沒有一個具有活力的證券市場。因此,維護、發展、規范股票市場,是發展經濟的重中之重。中國需要的是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是投資與融資“互為需求、互為保障”的 證券市場,這個市場,需要進一步予以完善。 此前,中國的A股市場,已經調整近4年,大量骨干與核心企業,股票價值被大幅度低估,在此基礎上,任何過分看空中國經濟、看空中國股市的論調,都不符合基本事實。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