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議定書一錢不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2日 05:19 每日經濟新聞 | |||||||||
喬新生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簽訂的《京都議定書》終于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這個命運多舛的公約文本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也許就面臨著死亡。 1997年,為了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在日本京都簽訂了《京都
美國克林頓政府時期,曾經簽署了《京都議定書》,但是布什總統上臺以后,在2001年宣布退出該議定書。正當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歐洲的時候,俄羅斯經過猶疑徘徊,終于在2004年11月批準了《京都議定書》。這樣,《京都議定書》經過140個國家的簽署,終于發生效力。 對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來說,這份姍姍來遲的《京都議定書》可能無法立即發生作用。道理十分簡單。 首先,占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美國采取不合作態度,使得國際社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可能不會產生明顯效果。 其次,《京都議定書》只是規定到2012年溫室氣體排放的限制目標,現在距離這個目標已經不遠了,可是各國仍然沒有拿出本國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具體措施。 第三,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大會上,對如何進一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沒有形成共識,相反的,各國都在爭取在期限到來之后,為本國的發展留下更加寬松的排放標準,美國更是強調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解決溫室氣體排放的限制問題。 第四,作為議定書,其國際法上的效力很弱,美國退出這個議定書之后,并不需要承擔多少國際法上的責任。 第五,從目前的跡象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愿意主動承擔《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規定的義務。在簽訂議定書的過程中,發達國家已經充分考慮到了本國的實際情況,這些國家所給出的目標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早已經實現或者很容易實現。因此,《京都議定書》對這些國家的約束力幾乎等于零。 第六,作為新型的發展中國家,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會不斷增加,這是工業化過程中的必然表現。在沒有其他道路可供選擇的情況下,除了要求增加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指標之外,發展中國家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案。 這樣一個承載著國際社會美好愿望的自律性公約,在發達國家的草率否決之下,變得一錢不值。這樣說似乎對《京都議定書》有些不恭,但是客觀現實就是如此。人們不能想象,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京都議定書》所確定的各項指標能夠順利地實現,也無法想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對那些發展中國家能夠產生絕對的影響力。 必須承認,國際貿易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在服務業和軟件業的貿易中比重將會越來越大,而發展中國家必然會填補發達國家留下的傳統貿易真空。而這樣一來,發達國家在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方面會越來越少,而發展中國家必然會越來越多。到那個時候,發達國家可能會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及締約國簽署的《京都議定書》空前熱心,而發展中國家將會處于相對尷尬或者被動的地位。 這種角色的轉換,要求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必須認真考慮《京都議定書》所帶來的利弊,必須強化《京都議定書》的國際法效力,并且通過制定更加完善的指標衡量規則,保護自己的權利,限制發達國家的權利。 國際公約與國內法律一樣,都是一種利益的再分配。在造成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這個問題上,目前發展中國家可能還有比較大的發言權。但是到2010年之后,形勢可能會發生逆轉,發達國家可能在這個問題上會顯得更加主動。這是我們決策部門應當高度注意的問題。(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