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地方政府的主戰場在哪里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19日 10:54 中國經營報

  從2005年開始,GDP數字在地方經濟發展中失去了“標志性”意義。與此同時,中央通過一系列政策手段逐步上收土地控制權,地方失去了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法寶”。此外,隨著稅改的推進,地方稅收也將進入遞減通道。這些意味著地方政府主導經濟發展的原有模式已經階段性結束。

  盡管相關政策的出臺導致了地方經濟的不適應,但卻是宏觀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
推導的結果,體現了“諸侯經濟”轉型變遷的需要。

  一些地方政府對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轉變不理解,甚至認為宏觀政策帶給地方經濟的影響是“無解”的,希望政策回歸。這種心態反映出地方對下一步經濟發展的迷茫。自上世紀90年代提出建設“市場經濟”,地方政府試圖實現“推進市場化”和“彌補市場失靈”的雙重目標。而在操作層面,“雙重目標”非但沒有為界定政府與市場的效率邊界提供路徑,反而成為“諸侯”思維轉變的制約。

  況且,到目前為止,地方政府“推進市場化”與“彌補市場不足”這兩項任務實際上都沒有完成,甚至遠遠偏離預想的目標。這不僅源于“新自由主義”的誤導性,更直接的原因在于市場和政府兩種力量形成的“惡性循環”。

  兩種力量的拉鋸過程盡管以互相補充為目標,但實踐中呈現出的更多是“沖突”:首先,雙方力量不對稱,政府可以管理、調控甚至操縱“市場”,而市場卻根本約束不了政府。其次,政府往往低估了經濟體系的自我調節能力,在補臺的“火候”把握上往往“過猶不及”。類似狀況不勝枚舉,例如為了避免“惡性競爭”卻制造出了“人為”市場分割。第三,市場扭曲是市場本身的不足所致,還是行政干預帶來的。如果是前者,政府補臺正當其時,盡管仍面臨“度”的拿捏;如果是后者,則只能“越補越亂”。

  地方政府的主戰場在管理、協調整個社會,而經濟發展只是一個部分。過去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權重太大,以“太陽”自居,認為是經濟發展的能量和動力的主要來源,“政府應該支配經濟發展”成了思維慣性。然而從現在開始,地方政府必須學會如何做“月亮”,而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于:經濟“地球”沒了“月亮”的作用就可能偏離軌道。

  從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政府在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中的中心地位,不是作為經濟增長的直接提供者和要素資源的配給者,而是作為市場的合作者、催化劑和促進者。為此實現政府職能的切換是必要的,其核心是轉移“主戰場”,實現“市場政府”向“社會政府”的轉型。

  “社會政府”主要特征如下首先是“非壟斷型政府”,政府通過自我行為約束和法律約束,擺脫對資源配置的“壟斷狀態”和直接干預,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發揮主體作用。其次是“非經營型政府”,從專注“經濟發展”轉向關注多層面的“社會問題”;從“行政手段”為主轉向“法律手段”等其他的社會管理手段并重;從經營城市、經營土地轉向提供“經濟性”的公共服務。第三是“競爭型政府”,能夠通過體系內部競爭管理實現優勝劣汰循環,從而保持政府職能處于效率不斷上升的通道。第四是“誠信型政府”,政府的公信力盡管同其強大的資源控制能力有關,但其基礎來源則在于能否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經濟發展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金雞送福
恭喜發財圖鈴拿來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