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頻受阻 激情過后須風險重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19日 10:34 中國經營報 | |||||||||
在尚未得到美國政府的批準情況下,聯想集團與IBM選擇了“霧中急行”——日前,雙方同時加緊了并購步伐。美國當地時間2月15日,IBM個人系統部門亞太區副總裁索蒂羅波羅斯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態,如果進展順利,聯想與IBM的PC部門將于今年5月2日在管理上合為一體。 目前,與聯想一樣身陷跨國并購迷局的還有幾家中國企業。欲出資55億美元收購加拿
大勢所趨 從2004年開始,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突然開始集中涌現,且規模相當驚人。對此,萬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巍認為,這是因為中國企業家已經學會在全球產業鏈中看問題,而我們的資源能力、制造能力、研發能力也已經達到可以與國外對接的程度。 作為國內企業進行跨國并購的先行者之一,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稱:“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完成全球業務架構。步伐太慢就沒有機會了,當然步伐也不能太快,太快會摔跤。” 近日,著名市場研究機構湯姆遜金融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已連續第三年成為亞洲不包括日本并購最多的國家,去年并購總額達245.4億美元,在亞洲所占份額達30.2%,交易數量2141宗也居亞洲首位。其他研究機構也紛紛預測,2005年中國的并購交易將延續去年的上漲勢頭,再創新高。甚至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企業“走出去”都將是大勢所趨。 風險重估 面對中國企業的跨國并購高潮,如何控制跨國并購風險正在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有分析人士認為,像聯想、五礦遇到的并購受阻風險還僅僅是整個并購風險的開始。 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吳琪認為,即便并購方能夠獲批,接下來的并購整合風險依舊不能忽視。而且,被并購企業的經營狀況越艱難,整合成本有可能越高。以中國企業在德國的戰績為例,曾因收購德國道尼爾飛機公司而在歐洲轟動一時的德隆歐洲公司已經破產,而TCL集團收購的德國施耐德電視機公司,也傳出從明年開始放棄電視機生產并大幅度裁員的消息。 在吳琪看來,即便這些兼并企業能頂住壓力,安全度過兼并磨合期,也未必能實現自己原來的戰略目標。事實上,對于多數出手闊綽的收購方企業,“成功”二字難以企及。有證據顯示,從長遠來看,大部分收購并不能讓股東受益。價值評估和溢價往往過高,經營目標往往無法實現。 對任何商業活動來說,風險都是一個永遠無法回避的問題。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跨國并購中,中國企業或多或少顯現出一種豪賭的心態。 李東生一直把兩次跨國并購稱為打生死仗,表現出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決戰情緒。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態度則較為平和。他聲稱,收購并不是一個非此即彼成功或失敗的選擇,而是有不及格、及格、良好、優秀等多種選擇。在不及格的狀況到來前會有一些癥狀表現出來,那時候就得認真研究應對措施。 吳琪認為,在跨國并購時,中國企業應優先選擇漸進式而避免“大躍進”。不應該操之過急,希望一夜間成為冠軍。像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TCL收購湯姆遜這種做法,表面上看是一種“一步到位”的模式,但會對企業的自身能力及并購的對象提出很高的要求,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選擇。在目前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能力及經驗都不足的情況下,這種戰略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