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對政府網站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2日 10:57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本報評論員郭振清 據1月31日的《人民日報》報道,鄭州市政府近日公開的《2004年鄭州市政府系統互聯網站評估報告》顯示:鄭州91個接受評估的政府網站中,50~60分的占17%,40分以下的占26%,其中14個政府網站被計零分。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無網站或網站無法訪問、政務新聞時效差數量少、互動服務水平低等等。而據介紹,早在2004年春節過后,鄭州市政府即實
其實,類似的新聞我們此前已經見過許多,政府網站建設滯后的問題已經遠非個案。一個政府網站從建設到運行,少說也要投入幾萬元,花了那么多錢建的網站,結果是形同虛設,這無論如何也是說不過去的。 那么,原因何在?這些網站究竟為什么“久喚不醒”? 有關專家指出,時至今日,一些地方的政府機構仍習慣于用“內部規定”來處理公共事務,很難運用網絡技術和電子手段來服務公眾,根本不適應信息化建設的需要。在這種觀念的作用下,電子政務僅僅被當成政府工作的一項指標來對待,而不是作為便民服務的工具和平臺。因此說,只有將這種嚴重滯后的意識徹底從某些人的頭腦中清除出去,真正提高認識,政府網站建設才能擺脫“要我建”的窘境,進而步入“我要建”的新層次。 首先,建設政府網站是推進政務公開的客觀要求。政府網站作為政務公開的窗口,是老百姓了解政府有關政策和動態信息、實現與政府互動的最快捷渠道。通過網站公開信息,將與政務相關的各種法規制度、政策措施及時公之于眾,實現資源溝通與共享,從而使政府行政行為有效地置于公眾的監督下,這同我們日常工作中所推行的行政信息公開舉措并無二致,都是依法行政的必要舉措。 其次,建設政府網站是傾聽民意、汲取民智的內在需要。網絡有著公共性與私人性相結合的特點,在這里,現代社會所賴以存在發展的“個性、互動、交流、即時”等要素特點被詮釋得淋漓盡致,因而我們看到互聯網正越來越成為民意表達的重要渠道,成為發掘“原汁原味”民情民聲的重要平臺。然而,少數地方政府部門卻陷入了某種誤區,即把網站建設僅僅停留在公開發布政策法規的單方意志行為層次上,其網站往往以形象展示、自我宣傳為主,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其實,公開并不是目的,公開的目的在于接受群眾監督,在于得到社會公眾的反饋和呼應,以實現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良性互動。 再次,建設政府網站還是恪盡政府職責、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然選擇。對于任何一個法治政府來說,凡是公共的領域,既不能放棄必要的監管,更不能拒絕提供應有的服務。隨著網民人數的激增,涉足互聯網已經不再是少數知識精英的專利,而呈現出迅速普及化、大眾化的發展趨勢。過去人們必須或只能通過登門拜訪、熱線電話咨詢才能了解獲取的政務信息,現在只需要到相關政府部門網站內搜索一下就可解決。電子政務迅速、便捷、透明、準確的特點,讓以往某些傳統的行政手段相形見絀。 今年是政府政務信息化工作“十五”規劃期的最后一年,經過近4年發展,國內電子政務已經初具規模,電子政務硬件建設有了很大的發展。據最新的第十五次互聯網報告顯示,截至2005年初,我國政府網站數量達到了1萬個以上。可以相信,隨著相關法律和制度的健全完善,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化,電子政務必將在服務觀念、服務功能以及服務效益等方面呈現出嶄新的變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