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晶晶市場化假設 體育產業計劃性是否應該松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9日 16:20 證券時報 | |||||||||
高杉(青島) 無論田亮的標志性微笑有多燦爛,面對國家游泳中心的一紙宣言,他可能只有苦笑。 26日,國家游泳中心宣布將田亮開除出國家隊,調整回陜西隊。而此時,郭晶晶已
奧運后,田亮經歷的風波不斷。先是傳出與英皇簽約,然后是寫真集風波,“郭霍戀”事件,緊接著歸隊事件又塵囂四起。但是,與他同樣一直處在娛樂輿論漩渦中心的“亮晶晶”的另一半郭晶晶卻是另一種命運。 其實,郭晶晶早先的情況與田亮差不多,也是參加了很多商業活動但沒有向游泳中心匯報。只是,去年11月份以后,郭晶晶在游泳中心的規勸之下,收斂了不少,減少了不必要的商業活動,即使有活動要參加也獲得了組織的認可。她還頻頻書面口頭地表示歸隊的誠意,上交了奧運會后未經中心許可、自己簽下的一些廣告合同,以及商業活動的一半收入。她不似田亮般“多次勸告仍屢教不改”。 郭晶晶的舉動頗有些贖身的味道,也很符合中國體育的潛規則———金錢換名分(職業聯賽中年輕球員曾經以此換取晉升一隊的資格)。至于自由與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官辦體育下的運動員沒有過自由:剛參加完奧運會就要先在基地里不得外出,過了沒半年冬訓就提升到“08年戰略”的高度了。即使職業化的項目,如足球也實際上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諸如“南北分區”“只升不降”“一切為了08奧運”之類的話都是計劃經濟的遺留產物。直到投資人逼宮足協,才知其中的運作多么不規范,做假帳也是足協逼迫的。 一個本應由市場來決定的體育項目被行政特權撕得支離破碎。劉翔廣告事件又是一例,他的商業活動經紀人不是市場化的經紀公司而是上級項目主管部門。 中國當下,除了少數職業化的體育項目,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員仍處在官辦制度下。他們日夜生活在訓練基地,受著嚴格的規章制度約束。在上級體管部門看來,國家養著運動員就是讓他們為國家效力,個人利益是其次的。所以,會有大賽上讓球的安排,會有田亮們的尷尬。 按照市場的規律,運動員也是社會、市場的一分子,他們有拍廣告、錄制唱片、拍電影的選擇權利。既然運動員身上有諸如相貌氣質之類稟賦,市場就可以將其效用最大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產業的計劃性是否應該松動,這是關系到田亮問題如何定性的制度性探討。 如果是市場化操作,運動員和所在俱樂部就契約關系,運動員的行為是否違規以契約為判斷依據,這些契約將更多地直指訓練和比賽的結果。 假如“亮晶晶”所在的是一家水上運動俱樂部,他們不在規定的時間內訓練比賽就是違反契約,就要付出相應的成本。例如,他們的信用記錄會留下污點,此舉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公眾形象,而且會影響他們轉投于其他俱樂部的機會和身價。 此中的抉擇壓力,可能比田亮遇到的壓力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一些。恰如亞當斯密所看到的,一個人為了個人利益而行事所創造的利益要比為社會公益而創造的更多。這是另一種制度下的個人價值最大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