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和使用人才切忌簡單化片面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7日 10:48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本報評論員郭振綱 據《人民日報》1月25日報道,在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中,不少用人單位將錄用者的最高年齡定在35歲,很多35歲以上的求職者因此而失去求職機會。“上有老,下有小,找工作嫌你老,想退休嫌你小。”如今,“35歲”對很多求職者來說成為一個非常尷尬的年齡。為什么不是30歲或40歲,用人單位偏偏將招聘的年齡卡在35歲這個坎兒上?當記者在人才市
將“35歲”作為用人的一個界限,并且成為一種“慣例”,這件事本身值得深思。盡管說,勞動力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市場行為,用人單位愿意用多大年齡的員工也可以說是其自身的權利之一,但問題是,如此缺乏科學依據的“標準”竟大行其道,甚至于形成“35歲現象”,這恐怕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勞動力使用問題了。如此“招聘文化”的存在和蔓延,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發展,關系到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因此,35歲成為就業的一道坎,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社會現象和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重視。我們應當從更多的社會層面,理性看待這個問題。 按照國際上公認的標準,勞動者職業生涯的黃金年齡是35至45歲。正因為如此,人們還將這一年齡段視為人類創造力和創新力的最佳年齡。在這種背景下,把“35歲”作為一個用人的界限,甚至形成了所謂的“招聘文化”,本身就有違反規律之嫌。它既是用人單位對用人自主權的非理性運用,也是對勞動力這一生產力要素的不尊重,更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社會主導權非均衡性的反映。長此以往,不僅將可能人為造成就業的不平衡,而且將影響到勞動力資源的有效利用。 “35歲現象”的出現,緣于一些用人單位的利益驅動和短期行為,與社會在人力資源開發和使用方面的陳舊觀念也有關系。看似市場行為,實際卻是人為因素所致。這種現象給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埋下了極大隱患:從勞動者的角度看,它容易導致人為的結構性失業甚至就業歧視,使一些人無法對自身的職業生涯進行科學理性的設計;從國家的角度說,它造成了人才的極大浪費,不利于勞動力的合理配置;從社會的角度看,它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就業壓力,另一方面又導致了社會的不公平和就業文化的歪曲,給社會穩定添加了不確定因素。即使從用人單位自身的角度看,將極具創造力的勞動力不科學地排除在外,在當前激烈的競爭態勢下,無論如何也是一種極不經濟的自損行為。 毋庸置疑,“35歲現象”與我們倡導的科學發展觀是背道而馳的,是不理性、不科學人才觀導致的必然結果。簡單以年齡劃線,導致了衡量人才的簡單化、片面化,最終是不可能做到惟才是舉、人盡其才的。不僅如此,這種做法實際上也違反了《勞動法》中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權的規定。而從完善的市場角度看,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勞動力階層和企業階層的均衡,有必要加以強調的是,在目前的非均衡狀態下,公共權力的干預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們一方面呼吁用人單位從企業發展的長遠考慮,從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勞動者對企業向心力的角度,重視對人才的使用;另一方面,社會也應密切關注這種現象,并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出發,利用法律、經濟杠桿等手段引導企業的用人行為。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