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的思考與展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7日 08:58 解放日報 | |||||||||
盡管用現在的眼光看,選擇一個統計指標對一個地區進行考核仍具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但在二十世紀80年代,中國能夠提出以GDP為核心的考核指標是需要勇氣的。也因為有了GDP,服務業價值才開始被承認。 國家統計局和上海市統計局不約而同,選擇在前天同時發布2004年宏觀經濟運行數據,GDP總量和增速自然而然成為核心指標。
漂亮的數據令人振奮。但因為地方政府對GDP的過度崇拜,有關GDP的爭論也愈演愈烈。 GDP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但就是這么一個普普通通的統計指標,不知何時起,卻被許多人視作政績觀的代名詞而大加指責。 昨天,我國最早從事GDP核算的專家之一、華東理工大學的石良平教授帶記者“走近GDP”。透過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一個真實而客觀的GDP世界得以展現。 開放、貸款與GDP中國的GDP,是開放催生的。 建國以后,我們的統計核算,長期沿用前蘇聯為首的計劃經濟國家所推行的MPS體系(物質生產平衡表體系)。它與西方國家沿用的SNA體系(國民賬戶體系)在核算理念、核算范圍、核算方法、核算結果上有很大差異。這種狀況造成我們統計數據無法與西方發達國家比較。 二十世紀80年代初,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我國對外交往日益頻繁,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對我國的商業貸款也日益增加。石良平告訴記者,由于這些機構按照人均GDP的差異對不同國家實施差別利率,因此必須得到我國的人均GDP數據。但當時我國并不統計,因此就由聯合國的專門人員對我國的經濟總量進行估算,并依據這些估算確定對我國的貸款利率以及上繳聯合國會費的水平。 為了擺脫被動局面,國家統計局在二十世紀80年代初成立了一個專門小組對我國的GDP進行估算。當時還在上海市統計局工作的石良平被選為該核算小組第一批成員參加了聯合國組織的培訓,并作為上海代表負責上海的GDP估算工作。“歷經兩年多,我們對中國GDP的數據進行了初步估算,并對1952年以來的歷史資料進行了推算,構建起了中國GDP的基本架構。” 失業、服務與GDP “一切工作都是悄悄進行的,對外公布的經濟總量指標依然是工農業總產值和國民收入。”石良平回憶,GDP指標真正引起人們注意是在1984年。 這一年,在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開始轉向城市。然而,城市的體制改革一開始很不順利:縮小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價格改革形成了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通貨膨脹;國有企業改革使隱性失業逐步顯示。 為了解決不斷增加的失業問題,學術界引入了第三產業的概念———這一產業被認為是增加就業崗位的蓄水池。既然引入了“第三產業”,就必然涉及到服務業的價值問題以及定價值的核算問題———GDP的概念于是開始出現在大眾媒體上。 “GDP正式出現在官方文件上,還需要提到1984年上海關于經濟發展戰略的大討論”,作為這一討論的見證者之一,石良平告訴記者,“這一年,國務院調查組到上海,對上海第一個經濟發展戰略規劃進行審議。為此,上海組織了一次全市范圍內上海經濟發展戰略大討論。”就在這次大討論中,以及在后來國務院批轉的《上海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綱要》中,第一次提出了放棄工農業總產值,建立以GDP為核心的考核指標,恢復上海中心城市多功能的本來面目。 考核指標以GDP為核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一指標正式納入我國官方統計體系,標志著我國的核算體系開始與國際接軌; GDP中包含了服務業價值,以這一指標為核心,我國第一次將服務業發展戰略提上議事日程; 對上海和國內其他大城市來說,建立以GDP為核心的核算體系,表明了城市功能的重大轉變,即從過去單純工業化城市轉向多功能的中心城市。 數據真實性之辯 針對中國這套起步較晚的統計體系與統計數據,國際上不少學者和專家,甚至一些政府官員一直持懷疑態度。特別是東南亞金融危機后,亞洲各國經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中國經濟仍然保持著強勁增勢。這種狀況引起了國際經濟學界的關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學教授托馬斯.羅斯基發表的兩篇有關質詢中國GDP數據真實性的文章:《中國的GDP統計出了什么問題?》和《中國的GDP統計:該被警告?》。文章結論是中國GDP被高估了。 GDP究竟有沒有水分?石良平的回答很客觀。他認為中國各省市確實存在著虛報統計數據的現象,但并不影響中國GDP數據的真實性。因為中國GDP數據并不是從各省市統計數據匯總而成的,而是國家統計局從國內最終消費、國內資本形成、貨物和服務凈出口這三類渠道自行統計與檢驗的結果。當然,由于中國經濟結構存在巨大差異,因此正視重復統計的時候,也不能忽視統計的遺漏問題,“就我長期從事統計工作的經驗看,在中國的GDP統計上,遺漏的要比重復的多。” 唯GDP論與綠色尷尬 但現在的唯GDP論,同樣給我們以反思。“當一個統計指標的內涵被引導走形,那么至少說明,以這一指標為核心的考核也到了應該修正的時候了。”石良平認為,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發展有很多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單純追求經濟發展必然是不合適的。盡管GDP綜合反映了經濟增長的成果,但沒有反映為取得這些成果而付出的代價。 這也就有了人們對GDP的很多批評,也就有了“綠色GDP”的理念。 綠色GDP可行嗎?石良平表示,從純粹技術角度,對綠色GDP的核算與計量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許多資源消耗的成本和環境損失的代價是無法估價的。何況,GDP是一個綜合體系中的一部分,它與其它賬戶之間有密切關系。如果將GDP改造成一個與現行GDP數值不等的綠色GDP,這一綠色GDP又如何與其他賬戶相銜接呢? 市統計局總經濟師蔡旭初明確表示: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計算和公布過綠色GDP,一些國際組織對它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 事實上,聯合國早已注意到GDP指標存在的一些毛病,也試圖以HDI指標(人類發展指標)取代GDP。它由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的人均GDP、人均期望壽命和人口平均文化程度三個基本指標組成。但這一指標之所以一直得不到推廣,主要原因在于根據它的基本指標,人們仍然會關心指標之間的結果,其結果還是以關注GDP為核心,加上指標越弄越多核算也不方便。 “關于GDP的風風雨雨,從它一出生就已開始。幾十年來,許多人進行了無數的研究,但至今沒有找到它的理想替代物。與其總想去消滅它,不如想法來彌補它的缺陷吧。”石良平的話意味深長。 本報記者鄭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