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 國際社會相信中國能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7日 07:36 第一財經日報 | |||||||||
建立預警系統,聯合國會有一個安排,有很多機會使各個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但現在還沒有關于資金和花消的確定計劃 本報記者 葉靜 實習記者 李可 發自北京 技術方面達成共識
昨天(26日),中國—東盟地震海嘯預警研討會在北京閉幕,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指出,中國將本著“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各國和有關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共同致力于預防和減輕地震海嘯災害。 此次研討會是根據溫家寶總理在東盟地震和海嘯災后問題領導人特別會議上的倡議而召開的。 研討會通過了《建立地震海嘯預警系統技術平臺的行動計劃》,東盟十國就建立印度洋和東南亞地區的海嘯預警系統、亞洲地區的地震監測臺網、加強中國和東盟國家技術交流和有關技術共享等問題形成了共識。 昨天,參加此次研討會的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陳運泰院士告訴記者,從技術上而言,建成這樣一個系統是完全可能的。中國也能幫助東盟、南亞國家共同建立這樣一個預警系統。 回良玉在會上表示,此次災難也警示必須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災害預警機制,加強國際協調與合作,共同抵御自然災害。中國支持聯合國在建立健全預警機制進程中發揮領導和協調作用,支持東盟在本地區發揮重要作用。 資金問題還要討論 但對大家所關心的建立預警系統所需資金的問題,此次會議并未作任何討論和決議。 昨天,世界海嘯信息中心一位官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建立這樣一個系統需要很大的一筆資金,明天(28日)在泰國召開的會議將就資金問題展開進一步討論。 陳運泰向記者證實,這次會議只討論了技術問題,形成了建立預警系統的共識。資金問題是對達成技術共識后更具體的落實,需要政府間多邊和雙邊進一步的磋商。泰國測量局官員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研討會還未談到資金問題,泰國也未承諾提供具體的東西。 泰國自然災害局一位官員透露,28日的會議將就建立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的具體事宜及國家間的分工合作作進一步探討。 世界海嘯信息中心負責人孔勞拉(Lauras.L.Kong)女士說,中國政府在這次會議中多次強調將會遵循聯合國的安排,預警系統的建立聯合國會有一個安排,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機會使各個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但現在還沒有關于資金和花消的確定計劃。 國際社會相信中國能力 印尼官方數據顯示,印尼的遇難和失蹤者人數已達228249人,而印度洋海嘯中總遇難者和失蹤者人數目前可能已超過28萬人。 災難的發生也凸現了預警系統建立的緊迫性。1946年夏威夷也曾發生地震海嘯災難,但1948年就建立了預警系統,這極大地緩解了后來小災害發生帶來的損失。 陳運泰院士說,如果這次印度洋災難發生前有這樣一個預警系統,就不會造成這么多的死亡和損失。由于地震波傳遞較快,所以從對地震波的監測可以分析出海嘯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這樣可以及時作出預測,事先通告。然而印度洋沿岸國家現在都還沒有這樣的監測系統。 國家地震局局長陳建民說,中國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地震監測系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還不健全。由于地震和海嘯預測職能分屬于國家地震局、國家氣象局,雖然各自都能發揮很好的監測作用,但因兩者相對獨立,現在還沒有建立起一個聯合的預警系統。陳建民局長表示,中國將會加快這個預警系統的建立,也將積極幫助印度洋國家預警系統的建立。 國際海嘯信息中心的一位前任官員也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他認為中國將在印度洋地震海嘯預警系統的建立上發揮重要的作用,因為中國有很好的科學家,有先進的技術,中國的研究很前沿。 來自泰國測量局的一位官員也表示支持中國在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的建立上扮演領導角色。 來自日本的觀察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中國有先進的技術,日本支持中國和其他國家共同為預警系統的建立而努力。 此前的18日,剛剛在日本神戶舉行了世界減災大會,而在此次會上,泰國也向東盟和南亞國家發出邀請,于28日、29日在泰國普吉島參加一個類似的會議。 這一系列會議為何頻繁舉行?陳建民說,建立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是個龐大的過程,日本神戶舉行的減災會議上已就這一問題形成了決議。中國愿在這一框架下支持這一決議,并在框架下參與這一地區的海嘯預警系統的建設。 陳建民還表示,幾次會議的目標都是圍繞著在印度洋建立一個能為所有國家服務的地震海嘯的預警機制,中國政府關注友好鄰邦,作為東盟地區重要的成員國,中國有義務舉行這樣一個科學技術研討會,這次的研討也只是技術上的合作,中國將向需要幫助的國家提供無償的技術、設備、培訓等方面的支持。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