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看待農業發展好形勢 城鄉差距正在相對拉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6日 08:33 人民網-人民日報 | |||||||||
許小峰 2004年應是我國農業發展進程中值得關注的一年。由于政策好、市場旺、人努力、天幫忙,無論是農業增產,還是農民增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去年初中央1號文件的發布,為農業整體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兩減免”、“三補貼”的落實使廣大農民真正受益,激發了干勁,千百年來農民種田納稅的鐵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5年取消農業稅的目標可望提
形勢向好,應充分肯定。但筆者與一些主管農業的領導交談時,卻感受到一致的冷靜。 一方面對相繼出臺的有益于農業發展的政策表示由衷的支持和認同,另一方面又對現實中仍存在的問題表示擔憂,在成績面前表現出了成熟的理性,在談到困難時更顯得心中有數。 我們在看到改革開放20多年來城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的同時,也應該看到,相對城市的迅速發展,城鄉的差距在相對拉大。以收入為例,城鄉年人均收入的差距已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幾百元達到目前的數千元。我國工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東部沿海地區和一些中心城市的改變,但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化的進程并沒有有效帶動城市化的整體跟進。在農業總產值占GDP比重已降至15%以下的情況下,50%以上的勞動力和70%以上的人口仍集中在農村。在現代產業體系中,農業明顯處于弱勢地位,憑自身發展難以扭轉農民收益偏低的局面。人多地少、資金短缺的狀況進一步影響了農業的發展潛力,靠天吃飯仍是我國農業的顯著特征之一。從這一角度看,多采取一些增強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的措施是切不可忽視的。 影響農業發展的問題可能還不僅限于這些。令人欣慰的是,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業發展問題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中央已明確提出,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今年中央政策導向的重點集中在提高農業綜合能力上,抓住了當前農業發展的關鍵性、基礎性工作。這些政策的落實必將進一步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經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