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層標準及國際接軌與食品過期誤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1日 07:44 人民網-華東新聞 | |||||||||
郝洪/文 ●相信對于國內的大多數人來說,眼下最重要的問題并不是“中產”的標準,以及我們是否與國際接軌,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中產階層”,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能簡便、省力地判斷入口的食品是否安全,否則,“中產”了,又有什么意義?
“你中產了嗎?”也許過不了多久,朋友之間見面,脫口而出的會是這樣一句話。 許多年來,我們對“中產階層”的想象以及中產階層與國際接軌的渴望一直鍥而不舍。本周,那條“我國中產階層數字化界定:年收入6萬元以上”的新聞,讓想象中的“中產階層”終于有了一個模糊的數字化形象。 但“中產階層”是否就因此離我們近了一些?我們是否在“中產階層”上就與國際社會接了軌?恐怕未必。 據報道,按照目前情況科學推算出來的家庭年收入為6萬元—50萬元的“中產階層”判斷標準,到2020年,我國中等收入人群的規模將由現在的5.04%擴大到45%。那就是說,即便要形成單純的、經濟意義上的“中產階層”,我們還要等上15年;而在這15年里,這個經濟標準是否就可以恒定不變?15年后的6萬元的購買力,能否等同于今天的6萬元?并且,以當今社會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及區域人群的貧富懸殊來看,這45%中產人群的分布是否均衡也值得懷疑。 另一個遙遠的距離并不來自經濟指標的高低,而在于“中產階層”的社會地位及其思想狀態。那篇關于我國“中產階層”數字化標準界定的新聞也披露說,在社會學者和經濟學家的研究中,更廣泛意義上的“中產”概念,實際上是一種思想狀態而不是經濟狀態,或者說,不僅僅是經濟狀態。地位聲望、教養職業、經濟收入、社會交往,這些統統都是不能回避的指標。這一“狀態”的形成,恐怕不是可以隨便數字化的,更不可能拔苗助長。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產”的背后需要許多經濟、社會發展的鋪墊,“中產”標準與國際接軌,恐怕得先讓這個概念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具體發展指標上與國際接軌,有了這一些的鋪墊,“中產階層”的出現才能水到渠成。 我們往往急于在類似“中產”這樣不著邊際的事務上高喊“與國際接軌”的口號,而在具體的制度設計、技術標準等諸多方面卻進展緩慢。比如房地產市場,我們的“豪宅”價格早已向倫敦、紐約看齊,但在住宅投資、銷售運作上,則強調中國特色;比如城市建設,我們強調的是,要接軌國際大都市的規模尺度,卻在人性化設施等城市細節處理及管理規范上,看不見他人可資借鑒的經驗。 “國際接軌”絕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技術活。本周,就僅僅因為食品包裝標識與國際標準的差異,差點釀成國際政治事件。1月16日,境外媒體所謂“中國向印尼提供‘過期’救災食品”事件塵埃落定,印尼的官方和民間終于弄清楚,所謂“過期”,不過是中國食品包裝標識與其他國家有差異———我們一向是在食品外包裝上表明生產日期和食用期限,而在印尼,則標明食品過期時間和安全食用期限;我們很少在牛肉、魚肉等清真食品上標明“清真”標志,但印尼的法律對此有明確規定。 誤解的產生雖不能排除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其中挑撥離間,但我們是否亦要反思自身在食品包裝標識上的不足。我們有許多次尋找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經歷,保質期是語焉不詳的一年或者18個月,更要在外包裝不顯眼處找到那個模糊的生產日期,才能換算、判斷出該食品的可食用期。而一般的小店里的簡裝食品,往往會將模糊的生產日期省略掉,讓人無從把握。 相信對于國內的大多數人來說,眼下最重要的問題并不是“中產”的標準,以及我們是否與國際接軌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中產階層”,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能簡便、省力地判斷入口的食品是否安全,否則,“中產”了又有什么意義?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華東新聞》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