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援救海嘯災難中義與利之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0日 14:49 21世紀經濟報道 | ||||||||
龍希成 在國際社會援救印度洋海嘯受災國的工作過程中,有關國際社會援助大災難的種種議論與救災行為的各種姿態,使得人們無法獲得對國際社會倫理道德的清晰理解。帶著面對大災難時國家之間道義行為的諸多困惑,本報記者走訪了清華大學哲學系主任、倫理學家萬俊人教授。
國際道義的價值應優先于國家政治的訴求 《21世紀》:在《尋求普世倫理》一書中,你試圖為涵括不同傳統和多元文化背景的全球化時代構建共通的普世倫理基礎,那么,觀察這次國際社會對海嘯受災國的救助,你認為捐助國應如何處理國際道義與國家利益,也就是“義”與“利”的關系? 萬俊人:救災本身是純粹的道義行為,是無條件的。康德所謂“道義是絕對命令”,亦即道義是無條件的。當大災難發生之時,從普遍倫理的角度看,道德行為所施與的對象越普遍,道義就越高;從這個意義上說,全球責任應該高于國家責任。 不過,在具體實施道義行為時,很難有純粹的道義行為發生,尤其當國家主要作為政治組織,而非單純的道德主體時,其救助行為或多或少帶有國家政治或外交訴求的因素在內。 即便如此,我仍然堅信康德的說法,道德義務高于政治義務;國際道義高于某一個國家的政治訴求。既然全球責任是一種普遍倫理的責任,高于國家政治,那么救災就應該是優先考慮的價值目標。當然我不否認這其中攙雜著國家政治利益的考慮,但這個考慮并不能否定國際道義的優先價值。 是“以德報怨”而非“禮尚往來” 《21世紀》:援助國在對受災國做出救助決策、施與道義行為時,是否考慮本國在遭遇自然災難時得到過對方的援助?是否考慮對方曾經侵犯或傷害過本國人民? 萬俊人:在這一點上,我仍是堅持全球倫理道義的優先原則。也就是說,我施與這種道義行為,不應該考慮救助的對象是誰,不應該考慮對象曾經與我們自己有過何種特殊關系。因為我已經把救助對象“一般化”了:他因為偶然的災難降臨,是無助者,此刻迫切需要我的救助。 《21世紀》:但我在受災之時,并未得到過他的救助啊。 萬俊人:道義行為是無條件的,救助是不圖回報的。你不能見到落水的兒童是陌生人甚至仇人的孩子,就無動于衷。在這里,“禮尚往來”的思維應該摒棄。我是道德理想主義和道德普遍主義者,站在全球倫理的角度,我主張如此。 在道德實踐中,道德行為確與特殊的情境相關。一個人即使有純粹的道德動機,但由內在的道德動機轉化為現實的道德行為,其間有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一定的道德情感、意志和知識的支撐,需要外部合適的道德環境的催化。所以在實際中,人們的道德行為又是有條件的。他可能考慮救助對象的回報,跟我關系的親疏遠近,跟我的歷史淵源等等。這是道德實踐上的差異。 《21世紀》:在道德實踐中,這種“知恩圖報”和“禮尚往來”的倫理觀,而非康德的“絕對道義”的倫理觀,有什么不好嗎? 萬俊人:現實是這種狀況,但它絕非理想狀況。理想狀況應該是人們救助災難的行為是無條件的,具有絕對的道義和力量。我承認現實的道德實踐與道德理想有距離,但作為倫理學家,我仍然要倡導理想。因為從根本上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需要救助,救助行為必須基于道義,而不是其他考慮。否則道義行為攙雜了其他動機,我們即使救助了人家,這個行為本身的意義也很可疑,要打折扣。 《21世紀》:孔子似乎不主張“以德報怨”,你怎么理解? 萬俊人:孔子是道德現實主義者。他并非不主張“以德報怨”,而是說“以德報怨”須是有前提的或是有限制的。因為道德行為的發生,往往涉及很多相關的具體問題和連帶性的效果。孔子擔心,“以德報怨”雖是一種高尚的道德行為,卻可能導致對“惡”的縱容。比如說受助者是一個懶漢或受災國的政府比較腐敗,那么你救助得越多,越可能加重懶漢的依賴性,助長政府的腐敗。 但是,我更欣賞康德的“絕對道義”的倫理觀,在這里,道義行為只講付出,不圖回報。這就是“以德報怨”:明知你恨我,但是我以我更寬大的胸懷去對待你,以更崇高的道德來感化你。當然這體現了不同文化傳統的道德價值取向。 民間社會的救助更體現社會的道德資源 《21世紀》:實施救災的主體有兩個:一是各國政府,二是民間社會。這兩者區別何在? 萬俊人:政府的道義援助是一種政府行為,它表明一個國家作為政治主體,對國際社會所承擔的責任與道義,顯現的是國家姿態。而民間的道義援助更多地是反映出這個社會公眾的道義水平和該社會的道德資源狀況。 所以,人們所追求的良好社會,不僅應具有公正的政治秩序和豐富的物質條件,更應具有豐厚的文化道德資源,這是本社會和民族可持續發展更強勁的內在力量。公眾的道德素質和民間社會的道德資源,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表現。 民間社會自發的道義行為,是對社會道德水平和公眾道義感的檢驗。救災行為反映公民的道德水準和社會的文明程度的差異,不僅體現在公民做什么,而且體現在公民的道德敏感性。見到需要救助者不救助,見到悲慘情景不同情,這就是道德冷漠。 《21世紀》:有人認為,有些地方公眾捐助積極性之所以不高,是因為人們看慣了捐款被某些人貪污、挪用現象;而這次也確實有人認為某一受災國政府腐敗而指定要求捐助給另一受災國。你怎么評價? 萬俊人:捐獻者的這種擔憂可以理解。的確,如果人們的捐助因為某些組織或者個人的貪污、挪用而不能實現其慈善救助的目的,其善意與善舉就不能真正實現。但是,這種擔心不應成為我們面對人類災難和受難者而遲疑捐助的借口。貪污、挪用的不法行為畢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減弱或消除,比如,通過國際組織的監督執行等等。 在慈善救助的道德實踐中,我們常常看到:某些人因為擔心誤會或好心辦壞事而產生行善的猶豫。這種情況確與社會的道德環境有關。然而,愈是這樣,愈需要人們有道德的勇氣、意志和信念,道德的善舉也愈有意義。總之,慈善救助事業根本上是一種道義事業,需要純粹而堅定的倫理道義感和道德責任感。 對人為災難與自然災難的救助有所不同 《21世紀》:救助是出于對人的生命價值的珍視。那么,受難者或是遭受人為攻擊(如戰爭或恐怖襲擊)而得到援助,或是遭受自然災害而得到援助。這兩種“援助”有什么不同嗎? 萬俊人:這個問題提得很好。一般地說,對受難者的救助都應該一樣,無差別。只要他是受難者,我們都感到難過,都應該救助。因為生命高于一切,具有絕對價值。死亡本身就“惡”。這是基本的道德態度。 但具體地說,自然的災難是不可抗拒的;人為的災難是可以防止或杜絕的。而事實上沒有杜絕,所以人為的災難更具有悲劇性,更值得人類反思。正是由于人為災難存在防止或杜絕的可能性,所以人們給予人為災難所造成的受難者的援助,可能會有不同的行為姿態或概念分析。 人們會問:他為什么會受這個難?比如說戰爭,如果從抽象的道義上說,凡在戰爭中死去的人都應該值得同情。但在實際中,人們更加同情被侵略的民族,賦予被侵略民族更多的道義和同情,因為抗擊侵略而死亡的戰士被人們歌頌為英雄;而對作為侵略者的士兵的死,人們的態度就相反了,哪怕戰爭并非由他發動,他只是戰爭的工具,但他的死絕不會贏得很高的同情。 《21世紀》:“9.11”恐怖襲擊導致人員的死亡,美國發動對伊戰爭導致伊拉克平民的死亡和美國士兵的死亡,從生命倫理角度出發,人們對這三者實施救助的態度會有什么不同? 萬俊人:態度很不同。人為災難也有性質不同。有的人為災難造成的死亡,可能獲得人們的絕對同情。像世貿大樓死去的人們,全世界都同情他們,除了恐怖主義者以外。 在道德上,恐怖主義是絕對的“惡”,那么被恐怖襲擊的人們就值得絕對同情。在這個原則下,對恐怖襲擊的受難者的同情,與對自然災難的受難者的同情應該沒有差別。 但是對于伊拉克戰爭中的人員死亡,就要具體分析。發動戰爭,是誰之正義?何種合法性?一國對另一國發動戰爭必須有足夠充分的政治理由和道德理由,而美國對伊戰爭不具有這樣的理由,至少不充分。 美伊戰爭中,美國政府認為,恐怖主義襲擊了美國,要捍衛自由國家。問題是,迄今為止既未發現伊拉克生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也未找到伊拉克支持恐怖活動的有力證據,因此以上述名義發動戰爭,就是狹隘的、單一國家的政治理由,而非普遍的國際政治的理由,更非普遍人類正義的道德理由。因此它不能獲得聯合國的批準,既沒有國際政治的合法性,更沒有國際道義的正當性。 我們討論全球倫理,需要有一定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支撐。在現實條件下,聯合國扮演著國際政治組織的角色,雖然還不具備完全的世界政府的功能,但國際社會公認,國家間的戰爭應該有聯合國的合法授權。美國沒有獲得授權,所以對于戰爭中死去的平民,人們充滿著同情;而對于死去的美國士兵,人們很難產生發自內心的道德同情,因為這場戰爭本身的政治合法性和道德正當性受到質疑。 選擇人類普遍道義而非“愛有差等” 《21世紀》:在救援國內部,某些個人對政府的援助也有不同反應。有人說,首先應該救助的是本國的窮人和貧民,政府“舍近求遠”援助他國是不應該的。你怎么看? 萬俊人:這個問題也很有意思。但是這種認識是不對的。 首先,我說過,國際道義或人類普遍的道義應該具有優先性。一種道義行為施與的對象越廣越多,其行為的道義就越具有普遍性。如果在各種道德責任中間進行排序,國際道義應該給予優先考慮。 第二,救助像印度洋地震海嘯這類的自然災害,具有突出的道德緊迫性。這也涉及各種道義責任的排序。救助本國窮人貧民當然應該,但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地震海嘯的受難者,面臨著大面積死傷和瘟疫蔓延的威脅,所以按照道德要求的強度和緊迫性,國際救助應該優先。這就像“忠”“孝”不能兩全之時,我們應該根據普遍的道義力量,進行價值優先性排序:我是先保衛一國,還是先救助一家? 第三,追問此類想法的根源,我想除了社會的道德水平不夠高和公眾的道義感不夠強以外,還有一個就是自我本位、自我中心的意識太強。這也許是受到中國傳統“愛有差等”思想的影響。儒家思想“愛有差等”是說,人們道德感的自然流露,與人倫關系的親密程度相對應。 但在現代公共社會里,這種“愛有差等”的有差別的道德對待方式需要認真反省。應該倒過來:一種普遍的強大的道義力量應該建筑在陌生人世界的道德承諾上。你對你兒子好因為有很多自然感情支配著你,你的道德動機更容易成為道德行為;但你對陌生孩子好,沒有自然感情支配,你就需要有更大的道德勇氣來做出這種道德行為!更了不起!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