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量與民工福利相關 打破壟斷許是方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9日 17:35 新民周刊 | |||||||||
正如張維迎教授所說,產權的本質是一種穩定的預期。人無恒產無恒心,所謂的小煤窯都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開工的短期行為。重產量輕安全是短期產權下,投資人行為最大化的選擇。 撰稿/魏 睿
2005年元旦,溫家寶總理飛赴銅川。當晚召開了有地方領導、礦區負責人和專家參加的座談會,研究如何加強煤礦安全工作問題。總理含淚與遇難者家屬握手的那一幕令人難以忘記。此前2004年11月28日,陜西省銅川礦務局陳家山煤礦發生的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是44年來我國煤炭行業最大的一起安全事故。據悉,2004年1至11月份,全國累計發生煤礦死亡事故3413起,死亡5286人。上半年全國煤礦發生事故1736起,死亡2644人。平均每生產百萬噸煤炭,就有近3名礦工遇難。 礦難不斷意味著這個行業依然有勞動力前仆后繼,而在就業條件較好的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卻發生了民工荒,這兩種現象如何解釋呢? 北大的邢春冰博士對這個問題有很好的假設。大意是:近年來,國內外煤炭市場上煤炭價格不斷上漲,如何提高產量成了礦主們最關注的問題。煤礦生產的安全性被忽視了,致使煤礦事故頻發。為此,政府關閉了很多非法的、不安全的、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礦。政府關停并轉小煤窯的措施減少了煤炭市場雇主的數量,強化了雇主的壟斷地位,也客觀上減少了礦工的就業選擇。 我再畫蛇添足地補充三點。煤炭行業的就業機會少:煤炭屬于重化工行業,要投資煤炭開采,必須得到政府和煤炭主管公司的批準。加上自然資源的限制,行業能夠容納的企業比較少,雇主處于相對壟斷地位。礦工的選擇面窄,談判地位弱,危險的代價也就不那么高了,因為回去種地的收益更低。相比之下,制造業的市場準入門檻要低得多,參與競爭的企業也多得多。因此,制造業的民工可以有較多選擇。 礦難是企業短期行為的結果:由于一些原因,煤礦企業的產權不易界定。正如張維迎教授所說,產權的本質是一種穩定的預期。人無恒產無恒心,所謂的小煤窯都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開工的短期行為。重產量輕安全是短期產權下,投資人行為最大化的選擇。如果把產權延長到30年或50年,就可以解決煤礦企業的責任的問題。 世界對中國陡然增加的需求給制造業民工帶來了更多機會:恐怖主義對美國的襲擊,使得外商在美投資變貴,一部分投資需求轉移到中國。外商投資銳減導致美國人收入的下降,于是紛紛選擇了相對便宜的中國商品。另一方面,美元貶值,與其掛鉤的人民幣也跟著貶值,中國的商品更加便宜,需求量繼續增大。有相當一部分外資選擇了投資中國西部。 伴隨著洶涌的外需一起登陸中國的,是制造業市場龐大的勞力需求。新增加的就業機會為內陸的民工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外需拉動了中國的制造業,其發展勢頭猶如從山頂傾瀉而下的瀑布,壓得上游能源供給透不過氣,電荒、油荒一下子接踵而來。2004年東部沿海地區普遍出現了大面積的缺電現象。缺電無疑影響工廠正常開工。對于外出打工的農民工來講,不能開工就沒有收入,而房租、水電費等日常費用仍在發生著,外出打工的機會成本明顯上升。相比之下,留在內地自然成了民工們的最大化選擇,也因此引發了“民工荒”。 礦工之所以愿冒生命危險下礦挖煤,是因為煤炭行業的雇主處于相對壟斷地位,他們處于弱勢,沒有更好的選擇。政府規制煤窯,客觀上又減少了他們的選擇。加之煤炭企業的產權不明晰,業主多為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視安全,致使礦難不斷,礦工處境悲慘。制造業的市場主體比煤炭市場多,加之世界需求遷徙所帶來的就業機會,他們有了比以前更多的選擇。 看來企業的數量與民工的福利息息相關。在局限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煤炭行業如何增加企業數量對政府的行政能力是一種挑戰。打破煤炭行業的壟斷是不是一條出路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