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變成害人車背后的道德和信用危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9日 10:53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本報評論員郭振綱 本該救死扶傷的救護車,竟然變成了“害人車”。可怕的是,這樣的事件并非個例。是經濟因素使一些地方的救護車逐漸變了味,是利益驅動使一些特種車輛竟然變成了某些人經濟犯罪的工具
據新華社1月13日報道,1月5日下午,江西九江市東風小學的周老師騎車到學校上課,路經甘棠湖公園的時候,一輛迎面疾駛而來的救護車將她撞倒。周老師被撞后,頭部大量出血,昏迷不醒。司機卻開著救護車在眾目睽睽之下絕塵而去。同樣是江西,去年3月份,該省泰和縣城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兩輛救護車因為速度太快,不僅撞傷了現場搶救的工作人員,連待救的傷者也被救護車再次撞傷。 本該救死扶傷的救護車,竟然變成了“害人車”。可怕的是,這樣的事件并非個例,不僅出現在江西,在其它一些地方也時有發生。如近日媒體披露的浙江海寧救護車撞死2人、傷3人的重大事故,成都市崇州兩家醫院的救護車為爭搶一名傷病員,將一無辜女子撞成重傷等等。除此以外,在某些地方,救護車還干起了“兼職”———比如,據新華社報道,南昌煙草專賣局近期破獲了一起利用救護車非法運輸卷煙案。此前,也曾發生過利用郵政車走私的案件。據悉,這種利用特種車輛偷運卷煙或走私其它物品的行為,在某些地方已經不是什么奇聞。 在人們的心目里,救護車一直扮演的是“天使”的角色,是救命“神器”而不是害命的工具。現在,在一些地方,救命車不但成了“害人車”,而且還干起了非法勾當,這樣的事實實在令人難以接受。透過這一現象,我們看到的是道德和信用遭受踐踏的現實。 或許,因為救人心切忙中出錯,救護車偶然出事也是在所難免、情有可原的,但仔細分析媒體披露的諸多案例,我們可以發現,問題往往并不是出在這里,而是另有原因。據調查,救護車傷人事件多為醫院搶病人引發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病人成了醫院的“唐僧肉”。一些醫院搶病人現象開始愈演愈烈。在這種情況下,救護車竟逐漸變異為“搶人車”、“害人車”。如此看來,是經濟因素使一些地方的救護車逐漸變了味,是利益驅動使一些特種車輛竟然變成了某些人經濟犯罪的工具。 本來,特種車輛是承擔公共服務的,是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有必要給予特種車輛以特殊的地位和待遇。可以設想,當救護車不再救死扶傷的時候,當特種車輛不再為公眾服務的時候,那么,其所擁有的“特權”還能干點什么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救助領域市場化的現象我們或許應當持更多寬容的心態,但是有一點必須強調:無論怎樣改革,公共機構都不能置社會利益于不顧,不能將金錢無限放大甚至當成惟一目標。因為,公共機構的任何不當逐利,都可能構成對社會公德和社會信用的破壞和踐踏。 毫無疑問,經濟社會要靠市場規律來加以調節和推動,然而,在經濟背后的人文社會里,道德又往往是發展的基石。實際上,很多法律和政策體系也都建立在這一基礎上。“救命車”變成“害人車”,是一些公共機構出賣自己信譽的后果。類似問題的出現,撞擊著社會的良知,質疑著包括醫德在內的社會道德和公信體系,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損害著法律的尊嚴。因此,類似現象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和關注,有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這種行為的破壞性,必須采取措施予以堅決制止,以重塑被扭曲的社會信用和社會道德。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