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未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8日 00:46 中國經濟時報 | ||||||||
李慧蓮 在1月8日那個晴朗的上午,我帶著天空一般晴朗的心情應邀到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參加他們一年一度的經濟熱點研討會。但是,在聽到潘云良老師的報告后,我的心情像是灌了鉛。當那份關于中國農村義務教育問題的實地調查報告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時候,會議現場的空氣似乎也凝結了。參加會議的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楊進在聽完報告后,從臺下拿著話
課題組成員們拍攝的幻燈片一張張播放著,看著那些花季兒童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求學,當地老師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講課,淚水蒙住了我的雙眼。以前到不少地方采訪時,這樣的情況也見過多次,但是,再一次看到那種場景,記憶深處的那種心痛又隱隱發作起來。 我決定會后采訪潘老師。作為這份報告的執筆人,潘云良的感受一定比別人更深刻。因為此前從未打過交道,我托經濟學部主任王東京教授引薦,潘老師很爽快地答應了,但是他很忙,采訪推了幾次。11日下午,當我們終于將采訪進行起來時,我發現已經過了數月的調研感受仍深深地刻在潘云良的心中,他不能忘懷,無法忘懷。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對農村的情況比較了解,那里的孩子和老師們太苦了,真的是太苦了。”潘云良說,在遼寧調研時正趕上當地的農村老師到省里上訪,為他們僅有的、且已拖了好幾個月的每月400來塊工資討個說法。在廣西一個小學調研時他們看到,因為交不起一學期50元錢的住宿費,那里的孩子們三個人擠一張床上。潘云良他們一行人到達的時候,正是吃午飯時間。幾個孩子到老師房間交作業,老師們那幾乎沒什么油水的水煮青菜,把孩子們饞得不行。 “我永遠也忘不了幾個孩子那眼巴巴的眼神。”潘云良說,臨走前,他們幾乎掏光了自己口袋里的錢。電話那頭一陣沉默,一陣唏噓。過了許久,潘云良才用他哽咽的嗓音說,“盡管知道是杯水車薪,但算是盡點心意吧! 傾聽的人也不禁黯然。 孩子是什么?是我們的未來。農村教育或繁榮或蒼涼,都預告著9億農民之子弟下一代的命運,也影響和決定著我們整個國家未來的發展。但是我們的未來卻在這樣的條件下,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怎能不讓人揪心?又如何讓人放心? 摘錄一段調查報告中的一段話,權作本文的一個結束語吧:“又開始了一個新的世紀,中國無法回避農村教育問題。因為說到底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始終是我們這個國家的基石。中國13億人口,9億在農村,農村中小學學生占全國中小學生的比例是75%。如果不把農村教育抓好,我們的國民素質在整體上就不可能提高。然而,目前我國農村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與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至64歲農村勞動力人口中,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個百分點。全國現有8500萬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農村、少數民族地區和國家級貧困縣。如果我們不把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我國的廣大農村還會出現現代文盲。 農村教育是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農村教育問題解決得如何,直接關系到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成敗。農村教育問題關系到農業、農村和農民生活,關系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且不可掉以輕心! 每個人,每個關注中國未來的人,能為此做什么,就做點什么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