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重新評估2005年美元走勢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6日 12:22 經濟觀察報 | |||||||||
當前許多關于世界經濟的討論都建立在對美元匯率持續疲軟的預測上,大部分分析都認為,因美國貿易和財政赤字高企、石油價格上漲等原因,美元已進入長期的下跌通道。有權威人士還預測2005年美元會大幅貶值到1美元兌95日元的水平。但是我認為美元的走勢可能不會如此悲觀,美元的強勢貨幣地位還沒有受到實質性的挑戰。1月7日,紐約匯市格外活躍,美元突然上漲到六個星期以來的最高位。美元匯率的大幅回升提醒我們,應該重新評估2005年美元走勢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對于美元這一輪貶值目前一般有幾方面的看法: 從世界經濟的外部環境來看,2004年經濟的整體復蘇明顯使美元相對疲軟。歐元區在2004前半年GDP的較大增長,特別是出口在第一季度對GDP貢獻的1.7個百分點,使人們對歐元區經濟成長的信心上升。日本經濟在2004年初也表現出強勁的復蘇趨勢,歐元和日元是美元匯率指數中權重排序數一數二的貨幣。這兩個地區的經濟走強對國際貨幣市場特別是對美元匯率影響很大。投資者根據經濟基本面調整貨幣投資比例,投資傾向于歐元和日元,減少美元持有,導致美元匯率走低,使美元表現疲軟; 從美國經濟和內部環境來看,高企不下的兩大赤字是美元備受杯葛最重要的原因。2004年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和財政赤字雙雙達到5%的GDP歷史最高記錄,使人們對美元前景產生憂慮,對美元的投資產生猶豫,導致美元低位徘徊。石油漲價也部分抵消了美國經濟緩慢復蘇促進美元匯率回升的動力。 事實上,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美元前一段時間的下跌也不無炒作因素。從外匯投機家們的角度來看,他們總是希望市場出現大幅波動,這樣才有機可乘,太平靜的市場就“無機可投”。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投機家們都要借助經濟情況的變化炒作一番,為“投機”制造機會是他們“不變”的策略。這次美元的走弱很可能與投機家們對“雙赤字”的推波助瀾不無重要關系。 但是我認為,美元不太可能持續下滑,2005年有很多因素隨時可能會改變美元匯率的走勢。 首先,基于對通貨膨脹預期的擔憂,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取向非常明朗。對美國經濟已經進入加息周期人們已形成共識。不斷上升的利率會使美元的收益預期升高,吸引更多的資本流入。只要資本的凈流入能夠平衡經常賬戶,則國際收支就能保持平衡,這是促使美元升值的因素之一; 其次,我們注意到,匯率是一個相對指標。美元的走勢不僅是受制于美國經濟,也與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經濟相對變化密切相關。經濟短期變化的因素是很多的。由于2004年后半年經濟沒有保持與前半年一致的強勁成長趨勢,近來所有權威機構都調低了對歐元區、日本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2005年經濟前景預測。2004年石油漲價帶給歐元區的影響,以及通漲預期提升伴隨利率可能的調整,加之較高的失業率都會給2005年的經濟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雖然預測都只能作為參考,但是所有的預測都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呈現了某種程度的一致性。歐元區和日本也確實需要面對一些經濟結構和體制改革的問題。只要美國能保持目前的經濟狀況,其他經濟體的增長放緩就意味著美元相對其他貨幣有可能形成走強的預期。 更重要的是,美元長期疲軟也不一定符合美國人自己的利益。美國政府也正在調整國內經濟政策。我們注意到,美國政府的2005年財政年度預算法案中,政府支出比2004年僅有1%的增長,一些政府部門的開支被明顯壓縮。美國政府正在力圖逐漸減少財政赤字。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美國通過了一項公司稅收法律,準許美國跨國公司以5.25%的實際稅率,把2003年以前賺取的并留在海外的利潤匯回美國。人們預計,調整稅收政策將吸引3000億美元流回國內,拉動美國經濟增長0.5%,同時提升美元升值的預期,增加投資或投機美元的外匯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美元下跌趨勢。另外回流資金也將緩解國際收支平衡的壓力,對美元回升有積極推動作用。 國際炒家們的因素也不能忽視。投機商們從來不會“從一而終”,不可能持續地支持同一概念,賺了錢就會“移情別戀”。如果經濟層面上發生變化,炒家們完全可能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 綜上所述,我認為美元可能在2005年不會一直走弱,近期美元的上漲也不是簡單的“反彈”。不論是一些短期性因素,還是相對長期的發展趨勢,都不會從根本上動搖美元的強勢地位。 由于現在中國經濟對外的依存度較大,美元走勢與中國經濟有較強的相關性。首先,如果美元走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變,但人民幣相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升值壓力會有所下降,有利于人民幣暫時保持合理和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中國的進出口行業將受到內外的夾擊。對出口行業而言,來自外部的沖擊主要是市場和環境擴展空間受到影響。如果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消費市場相對萎縮,人民幣隨美元升值會導致歐元區和日本以及其他采取浮動匯率的國家對中國產品的需求減少,中國對歐元區和日本的出口會下降。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也會受到較強勁的競爭;對中國的進口行業而言,由于歐元和日元的相對貶值,可能提升歐元區和日本對中國出口產品價格的競爭優勢。所以進口產品的價格可能提高,那些對原材料進口、中間產品進口,資源進口依存度較高的制造業和加工業,可能要考慮合適的應對措施。 來自中國內部的沖擊也不容忽視。隨著國際貿易環境的改變,出口行業特別是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品要面對升級換代的壓力,迫切需要結構調整。一些加工業必須面對勞工工資提升和原材料成本提升,而附加值降低和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不做根本的調整就沒有出路的困境。美元這時的大幅升值,使這些企業可能有“內外交困”之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就是東南亞各國在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忽視產品的升級換代,導致工資成本上升而利潤下降,行業喪失競爭力,使許多公司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遭到重挫。最后讓投機資金盯上了這個有縫的“蛋”。 中國企業要提前做好準備,爭取能夠在這一輪的國際貿易環境改變的壓力下,完成相關行業的升級和調整,在出口產品的地理結構上也做出更合理的分布和轉移,避免重蹈東南亞各國的覆轍,使中國的經濟能保持穩定較快和持續的增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元走強對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也是弊中有利。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