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的春運漲價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4日 07:34 第一財經日報 | |||||||||
蘇振華 春節即將來臨,年復一年的火車票漲價又將開始。在方方面面質疑漲價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種為之辯護的“理性”聲音。有人就指出,火車的擁擠是票價還不夠高。 此類“理性”聲音背后的論證邏輯大致是: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需求增加了,
“市場”的終極目的是什么?去年是思想家康德逝世20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讓人記起,是康德哲學喚醒了世俗社會里的人文精神,是康德令人振奮地提出了“人是目的、不是手段”這一偉大論斷。在價格機制配置資源有效率這個邏輯論斷里,需要強調并厘清的是,市場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福祉”,至于“合理配置資源”、“價格機制”,只是服務上述目的的“手段”而已。 對于以擔當公共利益為己任的行政性壟斷部門鐵路來說,其目的就是讓旅客便捷、低成本地踏上返鄉之路,這是“目的”。運力相對緊張固然是一個事實,其間的原因是“票價過低”引發的需求過多,還是其他原因,比如是因為鐵路運輸的行政性壟斷導致的效率低下、供給過低?這還有待討論。但是,只要是提高了票價,必定會有部分人礙于高票價而被迫放棄回家。這里的悖繆之處是,鐵路部門的目的本應是運輸旅客回家,如今卻是提高票價阻止人回家,顯然,這是把減少客流當成了目的,把因高票價而被迫放棄回家的人當成了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 鐵路部門是行政性壟斷部門,若說此類壟斷有一定的合理性,則背后的價值支撐必須是“公正”、維護底線的“公正”。而提高票價會迫使買不起票的民工回不了家,這是要面對公正性的拷問的。 進而,基于運力相對緊張這一個事實,鐵路部門必須有所抉擇,必須選擇一種“手段”把回家欲望最強烈的旅客挑選出來。僅就這一事實而論,提價固然是配置運力資源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一個常常被誤解的認識是——市場有效率是因為市場是“價格”機制。須知,市場之有效率是因為競爭,而不是價格,價格只是衡量競爭成敗的一種方式,但絕不是唯一的方式,比如配置高等教育這一“資源”,就不是價高者得、而是學優者得。 將鐵路部門選擇漲價善意地解釋為合理配置運力資源,是一種善意的糊涂。為什么在運輸的淡季,鐵路部門并沒有根據“市場規律”降低票價呢?“鐵老大”是行政性壟斷部門,為什么只愿意漲價不愿意降價,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