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強國有經濟 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1日 19:16 南方日報 | ||||||||
作者:劉富才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是國家可以直接掌控的應對突發事件和重大經濟風險的可靠力量,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保障作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把黨肩負的政治使命與經濟任務有機地統一到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上來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堅持以國有經濟為核心的、凸顯公有制主體地位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是由國有企業的“三大基礎”作用決定的。 ——國有企業是黨執政的重要經濟基礎。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形成了國有、民營和外資等多種經濟成分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在各種經濟成分中,國有經濟仍然是最重要的經濟力量,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主導作用。 ——國有企業是黨執政的重要組織基礎。國有企業是工人階級性質表現最為突出的基層組織。僅省國資委監管的20戶省屬企業,就有黨委363個、基層黨支部(黨總支)3281個、黨員62770名。這是黨的力量之所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把黨肩負的政治使命與經濟任務有機地統一到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上來,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國有企業是黨執政的重要群眾基礎。國有企業是中國產業工人最為集中的經濟單位。截止到2004年10月底,僅省國資委監管的20戶省屬企業就有職工17萬多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約3萬名。這是我們優秀的人才資源。與此同時,國有企業還是社會穩定的基礎。 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就是不斷做強做大國有經濟,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增強國民經濟實力,為社會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維護社會穩定。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最大限度地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在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廣泛的民主和權利。由此可見,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目標與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根本目標是緊密相連的,是完全一致的。 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直接影響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以來的努力,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取得了重大進展。實踐證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是完全可以搞好的,國有經濟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長期以來存在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特別是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加上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實際操作中出現了種種不規范做法和行為,主要表現為:一是對搞好國有企業缺乏信心,提出國有企業應當全面退出,結果是賤價甩賣國有資產,自毀經濟基礎。二是把握政策能力不強,政治敏感度不高,要么趕指標追進度,運動式地進行企業改制,結果是該控制的領域沒控制好;要么思想僵化,對改革持抵觸和排斥態度,致使企業改革發展停滯不前,喪失發展機遇。三是不思進取,忽視自身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和經營管理企業能力的提高,面對國際、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處于極為困難的境遇。四是無法解決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問題,不能增強企業競爭實力,無法提高企業檔次和產品品味,最終被市場淘汰。五是放松企業黨建工作,脫離企業職工,導致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得不到發揮,影響社會穩定。 上述問題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得到根除,任其蔓延,將會模糊國有企業改革的大方向,嚴重削弱國有經濟發展根基,動搖黨的執政基礎,影響黨的執政地位。 堅定不移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夯實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保證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主要包含兩個內容:一是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二是要在公平的條件下,讓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結合國有企業改革實際,應從以下四點掌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完善國有資產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更多地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使其他行業和領域的國有企業在市場公平競爭中優勝劣汰;戰略性地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集團;繼續規范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 ——正確發展股份制經濟,保障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 首先要正確理解我國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的本質和目的。從本質上看,我國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從目的上看,我國發展股份制經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其次要注意把握好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大力發展股份制經濟,使之成為我國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通過實現國有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不斷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從而鞏固和發揮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另一方面要把握好股份制改革的“警戒線”。緊緊圍繞確保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這一核心,科學制定股份制改革的總體方案,加強決策的前瞻性,減少改革的盲目性,并通過依法監管,確保改革不越線。 ——繼續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結構調整,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 要根據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要求,按照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各產業自身的經濟特性和發展規律,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有數量分析判斷的國有經濟布局整體規劃。對關系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國有資本要通過獨資、控股方式繼續占支配地位,保持和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對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支柱產業和關鍵領域,要按照專業化發展的原則,推進國有企業資產整合和產業重組,加快國有經濟的發展;對一般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產要進行有效調整,有條件的優勢企業要引進合適的戰略投資者,盡快做大做強;對大量的國有小企業,要通過兼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逐步有序退出和收縮國有資本。 在國有經濟布局調整中,要突出“抓大”工作,逐步掌控部分具有競爭優勢、占有控制地位的大企業大集團,培育和發展若干個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國企航母”,使之成為地方經濟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增強國有經濟的調控能力。 ——改進和加強企業黨建工作,確保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 要探索改進企業黨組織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使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改革發展的巨大力量。一是必須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要確保中央政令在企業的暢通,確保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在企業的貫徹落實。二是必須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要緊緊圍繞生產經營這個中心,積極改進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三是必須提高隊伍素質。要打造一支具有政治鑒別力、戰略決策力、統籌協調力、組織執行力和清廉自律力的企業領導班子,培養一支具備以上能力的高素質企業干部隊伍。四是必須健全企業黨的組織。要使企業基層黨組織適應企業現代化管理的要求,成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的平臺。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