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經濟增長率可達8.5% 05經濟走勢預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4日 20:22 《董事會》 |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劉樹成 預計2005年經濟增長率可保持在8.5%左右。這有利于促進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有利于為“十一.五計劃”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國經濟的增長是在波動中進行的。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為了保持經濟的持續快
2003年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個特點,就是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一是表明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長期趨勢,即我國經濟仍可保持一個較長時期的快速增長。二是要特別注重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防止出現經濟越發展反而社會矛盾越加突出的局面。第二個特點,就是GDP增長率達到9.3%,結束了1993—1999年經濟增長率連續下滑的局面,以及1998—2002年連續幾年徘徊在7%—8%(“七上八下”)的局面,確定了我國經濟已處于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 2003年下半年開始的第五次緊縮性宏觀調控針對的不是經濟增長率已經超過11%的大起,而是為了防止經濟出現“大起”,防止“大起”導致“大落”;針對的不是已經出現的全面過熱或總量過熱,不是投資和消費需求雙膨脹,而是部分行業投資的局部過熱;針對的不是已經出現的嚴重通貨膨脹,而是物價上升的壓力開始顯現。總之,第五次宏觀調控對于過熱的部分行業來說,是及時的調控;而對于整個經濟運行的全局來說,則是見勢快、動手早、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的主動調整。 我國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從2002年(經濟增長率8.3%)算起,到2004年,已三年。2005年及今后若干年,有三種前景:第一種,如果放松宏觀調控,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反彈,經濟增長率沖出10%,形成大起,就會導致隨后的大落。第二種,如果宏觀調控力度過緊,經濟增長會出現滑坡。第三種,宏觀調控得當,經濟增長率繼續在適度區間(8%—10%)微波運行,將會延長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應努力爭取第三種前景。如果宏觀調控適當,同時不發生國內外重大偶然性沖擊,預計2005年經濟增長率可保持在8.5%左右。這有利于促進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有利于為“十一.五計劃”打下良好的基礎。 經濟增長中的幾個熱點問題 物價問題。2003年和進入2004年,隨著經濟增長的升溫,物價也開始上漲。由于適時適度地進行了宏觀調控,抑制了物價的迅速上漲。如果不進行宏觀調控,聽任市場價格任意上漲,那么,物價總水平嚴重的滯后上升就將難以控制。2004年全年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有望控制在4%左右。在這次物價上升中,食品類價格的上升,特別是糧食價格的上升起到一個重要的影響。這與2003年的農業和糧食形勢有關。 農業與糧食問題。目前在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的過程中,客觀上存在著耕地日益減少的趨勢,加之種糧的收益較低,更容易產生輕視糧食的傾向。如果再人為地使耕地減少得更多、更快,那么就會使糧食的瓶頸制約再現。 這次中央對土地資源的宏觀調控是從調整省以下土地管理體制、實行垂直管理入手,規范土地的供給和使用,嚴禁亂占濫用土地,以釜底抽薪的策略從基礎要素上制止“熱源”,抑制某些地方土地上的“項目熱”。 深化改革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問題。要鞏固和發展當前經濟的良好態勢,必須繼續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從體制上、機制上保證經濟的健康發展。比如金融體制改革、財政體制改革、投資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等,要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的轉變,特別是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要比中央政府職能的轉變難度更大。2003年以來的局部投資過熱,一個重要的根源就是地方政府職能轉變的滯后。《董事會》雜志供稿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