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前經濟走勢與金融調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4日 20:08 《中國金融》 | ||||||||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鄭新立 從2003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了新一輪上升期。這是在經歷了長達6年的需求不足之后出現的。長期被壓抑的需求釋放出來,出現了部分行業投資增長過猛、信貸投放增長過快的問題。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5.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6.7%,主要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拉動,鋼鐵、水泥、電解鋁、房地產投資分別增長10%到1倍以上。主要受投資的拉
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包括提高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控制信貸過快增長勢頭等,抑制投資的過快增長。今年4~5月,針對部分行業投資增長依然過猛的情況,國家進一步加大了調控力度,包括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提高部分行業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從嚴控制土地供應,嚴把信貸和土地兩個閘門,到2004年第三季度,宏觀調控已經見到明顯成效。前三個季度GDP的增速分別為9.8%、9.6%和9.1%,全年預計為9.2%左右。前三個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7%,增速比第一季度回落15.3%個百分點。信貸得到嚴格控制,9月末,M2、M1同比增長13.9%和13.7%,增速分別比第一季度回落5.2和6.4個百分點。M0增長12.1%,回落0.7個百分點。前三個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加1.8萬億元,同比少增6700億元。前三個季度累計貨幣凈投放778億元,同比少投放250億元。居民消費價格漲勢趨穩。前三個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升4.1%,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0.9%,在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因素中占90%。食品及糧食價格的上漲對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大有好處。 宏觀調控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然是初步的、階段性的,經濟生活中的矛盾和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主要是粗放型增長方式并沒有根本改變,投資盲目擴張的機制仍然存在,投資結構沒有大的變化。這種粗放型增長給資源、環境帶來巨大壓力,是不可持續的。目前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僅占全球的3.9%,但卻消耗了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12.1%,全球淡水消耗總量的15%,全球鋼材消耗量的28%,全球水泥消耗量的50%以上。依賴這種粗放的增長方式實現的經濟高速增長,已經超過了國內外市場對某些重要資源的供給能力。如我國鋼的生產能力包括在建能力在內,近期將達年產4.5億噸以上,超過了全球鐵礦石的供給能力。中國政府正在把宏觀調控的重點轉到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上,并通過深化改革,解決影響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深層次矛盾。當然,這不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必須付出長期艱巨的努力。 在這次宏觀調控中,中國政府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并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金融手段的運用在調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兩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通過窗口指導,優化貸款結構,減少信貸資金流向投資增長過猛的行業,對抑制信貸的過快增長是有效的。特別是最近提高存貸款利率,注重用利率手段抑制需求的過快增長,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中國的金融調控機制在這次宏觀中得到了完善,經受了考驗。 這次調控過程中,也暴露出金融體制上存在的問題。 一是直接融資的比重過低。企業融資過分依賴銀行,間接融資比重高達80%以上。這就使金融風險過度集中于銀行,加大了銀行風險的壓力。十年前,由于股市和債券市場的發展,我國企業融資結構中直接融資的比重曾上升到30%左右,間接融資的比例下降70%左右。但這些年,由于股市持續低迷,企業債券幾乎停止發行,直接融資的比重不斷下降,2003年甚至降為10%左右,間接融資則一度上升到90%以上。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成為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當務之急。 二是商業銀行自身的體制尚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要繼續推進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內控機制建設。要調整銀行組織結構,增設地區性的小銀行。目前由于中小銀行數量太少,大銀行注重于大型企業、大項目和城市、沿海地區的貸款需求,中小企業、農村和中西部的貸款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在資金流向上,農村資金仍然流向城市,中西部地區資金流向沿海,不利于城鄉和區域的協調發展。為此,要抓緊制定“社區再投資法”,規定各商業銀行在縣和縣以下農村設立的分支機構所吸收的存款,其一定比例必須用于當地貸款。 三是債券市場發展明顯滯后。在擴大直接融資中,要把發展債券市場作為重點。目前企業通過債券市場融資剛剛起步,一定要吸取股票市場發展的經驗教訓,更要總結十幾年前發行企業債券造成大量債券不能按期償還的教訓,加強對發債企業資質和償債能力的審查,規范債券市場。 四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完善。銀行貸款主要面向企業,消費信貸的比重仍然偏低,銀行信貸資產特別是住房貸款證券化進展緩慢,使銀行資產的流動性降低。只有擴大消費信貸的比重,使居民家庭成為貸款的主要對象,才能形成對利率變化比較敏感的反應機制;形成有效靈敏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形成由利率變化影響最終需求進而引導投資方向的良性循環,并減少貸款的失誤,提高信貸資產質量。與此相配套,要加快銀行消費貸款證券化步伐,以分散和降低銀行貸款風險。 2005年將是中國加大改革力度的一年。金融體制改革是整個改革的重點。我們必須加快中國金融改革的步伐,不斷發展中國的金融體制,不斷完善金融調控,以促進中國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