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良心與理性互相救濟(j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4日 11:28 南方都市報 | |||||||||
作者: 熊培云 劉洪波先生近日在《南方都市報》發(fā)表了幾篇批評“憤青”的文章,字里行間,也透露著不少“憤怒”。國內(nèi)的學(xué)者與時評家將“憤青”與民族主義捆綁在一起批評,許多觀點筆者為之擊掌,但筆者以為,對待“憤青”與民族主義,也要多一些寬容。
如帕斯卡所言,心有理性忽略之理性。就像我們對一個無家可歸的人抱以同情,因他的不幸而流下感傷的淚水,這是不需要任何理性與計算的,皆人性使然。所有人類理性都是以人為前提,即是說在人的自覺上,理性與憤怒之間有一座可以互相抵達(dá)的橋梁。筆者雖然認(rèn)定自己是世界公民,但也贊成中國擁有一種理性的民族主義。當(dāng)你誠心誠意地愛上自己的民族,愿用一生的時光來建設(shè)它,何嘗不是對整個人類的一個大貢獻(xiàn)。在此基礎(chǔ)上,我將真正的民族主義理解為一種人道主義。 所謂“憤怒出詩人”、“國家不幸詩人幸”,憤怒本是關(guān)乎心靈的事。面對人世間的不公與不幸,一個民族是要有些憤怒的。汪精衛(wèi)當(dāng)年所以做了漢奸俱樂部的首領(lǐng),與其“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的憤怒精神消失不無關(guān)系的。沒有憤怒,社會會僵死于麻木不仁,人會完全體制化而不自知,拿冷漠當(dāng)理性。回想上一世紀(jì),若沒有憤怒青年們的前赴后繼,中國國門之上,恐怕早已掛上“大東亞共榮”的花圈了。 當(dāng)然,一個國家不能為“憤青”政治所左右。尤其是憤怒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是受了瞞騙被鼓動起來的,煽動仇恨,就會大難臨頭。如Jean-Marc Berthoud所說,人類歷史上有很多地方被““憤青””統(tǒng)治過,“這些孩子為夢想與激情而生,將他們的夢想強(qiáng)加給了社會。他們會永遠(yuǎn)停留在青少年時代,像羅伯斯庇爾、圣鞠斯特、希特勒、波爾布特等人為建烏有之鄉(xiāng),無不以血腥之行為將人類基本價值摧毀”。這些職業(yè)革命家,精于人斗運(yùn)動,最終釀成千萬人喪命,多半是因為他沒有從““憤青””的角色中走出來,至垂垂老矣,也只是個“叔叔”。 一個國家有一定比例的“憤青”是合理的,但如果把這個國家交給一個““憤青””去管理,并逼迫全國人民都做““憤青””,連溫良的老人和天真的孩子都不放過,難免就會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此時,被鼓動起來的“憤青”與憤老憤少們,不過是一群閉目塞聽的無腦動物、手拿棍棒的受害者。從歷史的角度看,他們更值得同情。因此,對“憤青”的最好批判與救助,是實現(xiàn)政治與信息的透明化與知識的有效傳播,讓他們不是拿別人推銷或強(qiáng)制佩戴的眼鏡看世界,而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否則,對“憤青”的批評就不過是罵一鍋煮開的沸水“唱著歌等待燒干”,而繞過了鍋底下的干柴烈火以及那個架鍋的人。 從政治一維來分析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筆者認(rèn)為前者注重戰(zhàn)略,后者注重價值,但兩者并不天然矛盾。政治之美莫過于平衡,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之爭,可以看做啟蒙與救亡論辯的延伸。中國之希望,當(dāng)寄托于二者同舟共濟(jì),而非短兵相接。其合力始于一個追問:其他民族可以有幸福自由,中華民族也要有幸福自由。當(dāng)然,真正的自由不是在家里下跪、在街上踢人的兩面派。同樣,跑到街上下跪,回家就打老婆孩子的也談不上什么自由與尊嚴(yán)。 梵高說:“一個人不要讓靈魂之火熄滅,但也不能讓它燒出來。”用它來解釋政治與憤怒,就是一個民族要珍惜心底的憤怒,既不要讓它熄滅,也不要讓它火燒連營。最佳的資源配置是,讓憤怒轉(zhuǎn)化為具有建設(shè)性的一個細(xì)節(jié)。中國政府與知識界的理性,在于從這些雜亂的吶喊甚至謾罵里找到理性的或可以改良社會的內(nèi)容,而不是從道德的高度,指責(zé)他們的表達(dá),甚至捎帶上他們的表達(dá)權(quán)利。他們不是方向,而是力量,因此不是絕對消極的。 筆者以為,無論是批評者筆底的“理性”,還是“憤青”手持的“良心”,都沒有絕對的是,最好的辦法是,讓“良心”與“理性”互相救濟(jì),一起進(jìn)步,而不是一竿子到底,彼此否定。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fēng)采,盡在新浪財經(jīng)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jīng)新評談頻道。
|